刘裕 编辑
宋武帝刘裕,表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郡绥舆里汉族人,东晋末年至南北朝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南北朝时期刘宋的开国皇帝。早年出身十分贫寒,刘裕最初为北府军将领孙无终的司马,在孙恩之乱中初露其军事才能,及后更发起义军击败篡位的桓玄,恢复了东晋政权,并获得了极高名望,并在不久之后掌握朝政大权。
1
相关
桓玄,表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人,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晋名将桓温之子,东晋末期桓楚政权建立者。曾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广大土地,后更消灭了掌握朝政的司马道子父子,掌握朝权。次年桓玄就篡位建立桓楚,但三个月后刘裕就举义兵反抗桓玄,桓玄不敌而逃奔江陵重整军力,但后再遭西讨的义军击败。试图入蜀途中遇上护送毛璠灵柩的费恬等人,遭益州督护冯迁杀害。因曾袭父亲“南郡公”之爵,故世称“桓南郡”。
刘义康,小字车子,彭城绥舆里人。南朝宋皇子,宋武帝刘裕第四子,母亲是美人王氏。刘义康在刘裕称帝后受封彭城王,多次在外任刺史,后入朝以司徒掌政,因宋文帝多病,故朝事一度由刘义康独掌。然而义康行事不顾君臣礼仪,其党众更图推义康登上帝位。宋文帝最终除去其党众,义康被逼调至江州任官。后义康因涉及孔熙先等谋反之事而被贬为庶人。公元451年北魏大举南侵,兵临长江北岸,宋文帝担心义康又被人趁机拥立而下令杀死义康。
慕容镇,十六国后燕、南燕桂阳王,392年,跟随慕容垂征讨翟钊。之后跟随慕容德对抗北魏,建立南燕,平定泰山王始。慕容超为皇帝,加封慕容镇为开府仪同三司。慕容镇又帮助慕容超平定反叛的北地王慕容钟,而被封为太尉。在刘裕北伐时,他批评慕容超像汉末的刘璋放敌军到自己的腹地,慕容超大怒,将他下狱。之后,将他释放,问他是不是可以求援于后秦。慕容镇反对,认为应该决一死战。慕容超把希望寄托于后秦,最终国亡,慕容镇一起被杀。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豫州大部分被后赵占领。322年,东晋豫州刺史祖约退守寿春。329年,祖约投降石勒,庾亮为豫州刺史,侨置在江淮之间,治所在芜湖。338年,毛宝为刺史,治所在邾城。340年,荆州刺史庾翼镇守武昌,领豫州。342年,又治芜湖。345年,治牛渚,346年,治芜湖。349年,后赵寿春来降。之后改治历阳、马头、谯城。362年,还治寿春。371年,改治历阳,373年,刺史桓冲改治姑熟。385年,刺史朱序改治马头。387年,刺史桓石虔改治历阳。406年,刺史刘毅改治姑熟。413年,刘裕将扬州的长江以北地区划给豫州。417年,刺史刘义庆改治寿阳。421年,分设南豫州,治历阳。豫州治寿阳。之后时分时合。宋明帝泰始年间,淮河以北被北魏占据。南齐依然治寿阳。500年,寿阳被北魏占据。南梁韦睿夺得合肥,侨置豫州。526年,南梁攻克寿阳,合肥的豫州改为南豫州。547年,侯景降梁,豫州治悬瓠,寿阳为南豫州。548年,悬瓠、寿阳都被东魏占领。豫州改治怀宁。
武昌公主母亲是不详,嫁给了车骑将军桓冲的儿子桓修,当时桓修任吏部郎官,迁左卫将军。晋安帝时,桓冲兄长桓温的儿子桓玄篡晋称帝,桓修为安成王,之后被刘裕杀死。公主结局不详。
晋安帝司马德宗,表字安德,河内郡温县人,东晋的第十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长子,母亲是陈归女。晋安帝由于痴愚而无能力掌握国政,在位廿二年间朝权都旁落在臣下之中,国内内乱频仍,期间甚至发生了桓玄篡位的事件。最后东晋国祚及国力在北府将领刘裕的主持下获得恢复,但亦为刘裕奠下篡位的基础,安帝自己亦因刘裕欲篡而遇害。
宋文帝刘义隆,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的第三子,刘宋第三任皇帝。刘义隆生于东晋末年,南朝宋立国后,受封宜都王。刘义符被废后获拥立为帝,即位后改元元嘉。刘义隆在位近三十年,在位期间,建立制度、赏罚分明、鼓励农桑,减免赋税力役,使得国家大治,“内清外晏,四海谧如”,此治世因其年号元嘉而称为“元嘉之治”。刘义隆亦锐意北伐,曾先后三次发起大规模北伐战争图收复北魏所占的河南土地,然而三次皆失败,其中发生在元嘉后期的第二次更让魏军南攻至江北瓜步之战,一度威胁建康。元嘉北伐亦对国内经济民生造成严重打击,《资治通鉴》对北伐的创伤写道“元嘉之政,自此衰矣。”
刘荣男,是南北朝宋武帝刘裕的二女儿,母亲不明,她后来嫁给了王嘏的儿子王偃,生了四个儿子:王藻、王懋、王攸以及王臻,还生了两个女儿王宪嫄、王氏。刘荣男后来被封为吴兴公主,元嘉年间又晋封吴兴长公主。
刘义庆,彭城郡彭城县人,刘宋宗室,武帝刘裕之侄,为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本长沙王刘道邻之子,过继给刘裕另一弟弟刘道规,世袭临川王。曾集士人门客作《世说新语》、《幽明录》等书,文笔简洁,为世人所推崇。
晋书》于唐朝贞观二十二年写成,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朝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刘宋代晋朝。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