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 编辑
印刷电路板,又称印制电路板,印刷线路板,常用英文缩写PCB或PWB,是电子元件的支撑体,在这其中有金属导体作为连接电子元器件的线路。
2
相关
电子元件又称电子组件、电子器件、电路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个别封装,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引线或金属接点。电子元件须相互连接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例如:放大器、无线电接收机、振荡器等;而连接电子元件常见的方式之一是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
表面安装技术,是一种电子装联技术,起源于1960年代,最初由美国IBM公司进行技术研发,之后于1980年代后期渐趋成熟。此技术是将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等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并通过钎焊形成电气联结。其使用之元件又被简称为表面安装元件。和通孔插装技术的最大不同处在于,表面安装技术不需为元件的针脚预留对应的贯穿孔,而表面安装技术的元件尺寸也比通孔插装技术的微小许多。借由应用表面黏着技术可以增加整体处理速度,但由于零件的微小化及密度的增加电路板的缺陷风险因而随之提高,所以在任何表面黏着技术的电路板制造过程,错误侦测已经变成必要的一环。
双列直插封装 也称为DIP封装或DIP包装,简称为DIP或DIL,是一种积体电路的积体电路封装方式,积体电路的外形为长方形,在其两侧则有两排平行的金属引脚,称为排针。DIP包装的元件可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电镀的贯穿孔中,或是插入在DIP插座上。
晶体管计算机,现在通常称为第二代计算机,是一种使用晶体管取代真空管的电子计算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真空管会产生大量热量,且体积庞大不可靠。第二代计算机出现在1950年代末及1960年代,其印刷电路板都装有独立的晶体管和磁芯内存。这些机器一直到1960年代末以前都是主流设计,此后积体电路出现,引领了第三代计算机的发展。
界面卡,是一种有对外接口的卡片式印刷电路板,为电脑和周边硬件的沟通桥梁,举凡:萤幕、喇叭、电脑网络、鼠标、键盘、打印机、光驱、硬盘等,每一样都是透过界面卡传输数据才可运作。2000年代之后,各大主板厂商推广All-In-One的主板。电脑主板已内建芯片组和多种界面卡芯片,如有需要才会再加外接界面卡。
微带线传输线模型,可以做成印刷电路板上用来传输微波信号的线路。它由导线、地以及电介质层组成。诸如天线、耦合器、滤波器、功率分配器等可由微带线构成。带线比传统的波导技术更便宜、更轻、更紧凑。微带线由ITT实验室开发,作为带状线的竞争者。
电子元件又称电子组件、电子器件、电路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个别封装,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引线或金属接点。电子元件须相互连接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例如:放大器、无线电接收机、振荡器等;而连接电子元件常见的方式之一是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
接触焊点印刷电路板上特别设计的表面,或是集成电路裸晶上的金属表面。可能接触到接触焊点的包括有焊料、打线接合、覆晶技术接合或是探针卡。
;又称、系统板、逻辑板、母板、底板等,是构成复杂电子系统例如电子计算机的中心或者主印刷电路板
Apple II是苹果公司制作的第一种普及的微电脑。它的直系先祖是Apple I——一种有限的、以印刷电路板组成的电脑。许多电子玩家基于此电脑创新了许多功能,使Apple II达到商业上的成功。自1977年于西岸电脑展首次发布后,Apple II成为一种成功的个人电脑。几种不同的机型先后上市贩售,而最普及的机型一直到1990年代都只有不大的改变。直至1993年为止,估计共生产了5-6百万部Apple 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