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抗俄 编辑
反共抗俄为1950年代到196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台湾澎湖群岛金门马祖所施行的重要基本国策及政治宣传。其中,共指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俄则指苏联苏联共产党。该国策基准为首先认定苏俄为侵略者,其次指出靠苏俄帮助的中共汉奸,并以国家民族生存为诉求,对所辖台湾民众大力洗脑以深植人心。
1
相关
戡乱建国教育实施纲要》是1950年时,由中华民国教育部所颁布的国家教育纲领。其中在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便沿用了1929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其中该方针强调中华民国教育之推动必须依照三民主义的精神,进而促使得国家和社会得以获得发展。之后《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的概念并未因为1947年12月《中华民国宪法》的施行而被废止,同时宪法第158条所提到的教育文化目标也没有实际取代《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在这期间中华民国政府希望能够消除有关台湾日治时期的教育影响,并且主力推动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教育政策。而中华民国政府撤迁台湾后便颁布《戡乱建国教育实施纲要》和一系列法令,期望能够在日常教学中大力灌输反共抗俄与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并实施发禁等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措施。
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是1950年代台湾相当活跃的民间文艺团体,由中国大陆出身作家张道藩、陈纪滢等人发起、成立。虽然号称是民间文艺团体,实际上社团的成立与运作都有官方力量介入:发起者张道藩不仅是当时的立法委员,还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其他成员则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四组的成员。该会主要工作在于:奖励优秀作品及作家。其征稿办法注明:“本会征求之各类文艺创作,以能应用多方面技巧发扬国家民族意识及蓄有反共抗俄之意义者为原则。”由于195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提倡反共文艺,相当看重文学在反共抗俄运动中可能发挥的正面功效,因此受到官方人士主导的奖金委员会就格外青睐以反共抗俄为基调的文学作品。该会每年定期在五月四日文艺节颁奖,也不定期征求诗歌、剧本、小说、文艺理论、宣传画、漫画、歌词小调、曲谱等作品,并奖励优秀者。该会旨在协助生产、奖励反共抗俄的文艺作品,不过还是有例外:廖清秀的《恩仇血泪记》与钟理和的《笠山农场》就不是以反共抗俄为主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