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碱。因为跳脱了限定氢离子与氢氧根的酸碱概念,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拉尔夫·皮尔森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
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碱。因为跳脱了限定氢离子与氢氧根的酸碱概念,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拉尔夫·皮尔森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热力学的四条基本热力学之一,其描述的是热力学的熵在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将趋于余熵。而对于完整晶体而言,这个定值为零。由于这个定律是由瓦尔特·能斯特归纳得出后发表,因此又常被称为能斯特定理或能斯特假定。1923年,吉尔伯特·路易斯和梅尔·兰德尔对此一定律重新提出了另一种表述。
欧文·朗缪尔,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他最知名的出版物是1919年发表的文章"电子在原子与分子中的排列",该文建构在吉尔伯特·路易斯的立方原子模型与华尔特·科塞尔的化学键结理论之上,描绘他的"原子结构同心理论"。朗缪尔因这篇文章被卷入和路易斯对该理论的先后争议,不过后世认为朗缪尔优秀的演说技巧是该理论能普及的原因,而理论的内容主要由路易斯所贡献。朗缪尔1909年至1950年在通用电器工作,发明了氢气焊接、在灯炮充入气体的技术,因在表面化学的贡献而获得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表彰朗缪尔的贡献,位于索柯洛的朗缪尔大气实验室与美国化学学会的表面科学期刊皆以其名命名。
路易斯陨石坑是月球背面位于科迪勒拉山脉西麓的一座撞击坑,其名称取自美国物理化学吉尔伯特·路易斯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电子对为位于同一分子轨道的一对不同自旋的电子。其概念由吉尔伯特·路易斯在1916年首次提出。
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碱。因为跳脱了限定氢离子与氢氧根的酸碱概念,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拉尔夫·皮尔森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
酸碱电子理论,也称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是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提出的一种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外来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酸;凡可以提供电子对的分子、基团或离子为碱。因为跳脱了限定氢离子与氢氧根的酸碱概念,这种理论包含的酸碱范围很广,但是,它对确定酸碱的相对强弱来说,没有统一的标度,对酸碱的反应方向难以判断。后来,拉尔夫·皮尔森提出的软硬酸碱理论弥补了这种理论的缺陷。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热力学的四条基本热力学之一,其描述的是热力学的熵在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将趋于余熵。而对于完整晶体而言,这个定值为零。由于这个定律是由瓦尔特·能斯特归纳得出后发表,因此又常被称为能斯特定理或能斯特假定。1923年,吉尔伯特·路易斯和梅尔·兰德尔对此一定律重新提出了另一种表述。
欧文·朗缪尔,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他最知名的出版物是1919年发表的文章"电子在原子与分子中的排列",该文建构在吉尔伯特·路易斯的立方原子模型与华尔特·科塞尔的化学键结理论之上,描绘他的"原子结构同心理论"。朗缪尔因这篇文章被卷入和路易斯对该理论的先后争议,不过后世认为朗缪尔优秀的演说技巧是该理论能普及的原因,而理论的内容主要由路易斯所贡献。朗缪尔1909年至1950年在通用电器工作,发明了氢气焊接、在灯炮充入气体的技术,因在表面化学的贡献而获得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表彰朗缪尔的贡献,位于索柯洛的朗缪尔大气实验室与美国化学学会的表面科学期刊皆以其名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