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王朝 编辑
吐蕃是7世纪初到9世纪中叶存在于青藏高原藏人君主制国家,由松赞干布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鼎盛时期疆域囊括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藏安多地区甘肃省康区地区,天山山脉以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西北部,尼泊尔不丹全境,以及中亚印度北部部分地区。
1
相关
唐蕃会盟碑,又名长庆会盟碑、甥舅和盟碑等,古代藏文文献称之为逻娑碑,是于823年树立在拉萨市大昭寺门前的一通石碑,在当今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唐朝长庆三年二月十四日,时为吐蕃王朝彝泰九年,纪念唐朝和吐蕃王朝两国长庆会盟。当时正值唐与吐蕃双双衰败之际,为了各自集中精力应付国内严重危机,双方遂决定停止构兵。该碑被保罗·戴密微誉为“目前亚洲最重要的铭文纪念碑”。
唐蕃会盟碑,又名长庆会盟碑、甥舅和盟碑等,古代藏文文献称之为逻娑碑,是于823年树立在拉萨市大昭寺门前的一通石碑,在当今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唐朝长庆三年二月十四日,时为吐蕃王朝彝泰九年,纪念唐朝和吐蕃王朝两国长庆会盟。当时正值唐与吐蕃双双衰败之际,为了各自集中精力应付国内严重危机,双方遂决定停止构兵。该碑被保罗·戴密微誉为“目前亚洲最重要的铭文纪念碑”。
唐蕃会盟碑,又名长庆会盟碑、甥舅和盟碑等,古代藏文文献称之为逻娑碑,是于823年树立在拉萨市大昭寺门前的一通石碑,在当今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唐朝长庆三年二月十四日,时为吐蕃王朝彝泰九年,纪念唐朝和吐蕃王朝两国长庆会盟。当时正值唐与吐蕃双双衰败之际,为了各自集中精力应付国内严重危机,双方遂决定停止构兵。该碑被保罗·戴密微誉为“目前亚洲最重要的铭文纪念碑”。
西藏邮政史是西藏的邮政历史。西藏制度化的信息传播萌芽于吐蕃王朝时期的驿站。西藏境内的邮局始于1888年由英属印度成立的战地邮局,1904年后印度邮政在西藏各大城开办邮政业务。大清邮政则于1910年开始在西藏设立邮局。1912年起,西藏噶厦政府开办邮政,设立邮局,并自行发行邮票。大清邮政与西藏噶厦政府邮政都可与印度通邮。1951年后中国邮政逐渐在西藏开办邮局。
西藏邮政史是西藏的邮政历史。西藏制度化的信息传播萌芽于吐蕃王朝时期的驿站。西藏境内的邮局始于1888年由英属印度成立的战地邮局,1904年后印度邮政在西藏各大城开办邮政业务。大清邮政则于1910年开始在西藏设立邮局。1912年起,西藏噶厦政府开办邮政,设立邮局,并自行发行邮票。大清邮政与西藏噶厦政府邮政都可与印度通邮。1951年后中国邮政逐渐在西藏开办邮局。
西藏货币史是指在藏区流通使用货币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由于私有财产的产生,货币就随着原始的物物交换开始在西藏萌芽。在吐蕃王朝时期,西藏主要以砂金为货币。在随后的分裂割据时期,银越来越重要,西藏进入金银并用时期。元代统治西藏后,随着大量白银的输入,西藏步入银本位时期。16世纪开始,西藏大量使用通过与尼泊尔中尼银钱贸易流入的尼泊尔银币。西藏在1763年及1785年两度自铸银币,应对尼泊尔银币的短缺。后来由于廓尔喀以银钱贸易问题为由两次入侵西藏,清政府在击退廓尔喀后,诏令西藏自行铸造货币,西藏于1791年开始系统地铸造藏币。藏币铸行之初仅有银币,1909年开始铸行铜币,1911年开始发行纸币,期间还曾短暂发行过金币。除藏币外,从周边地区流入的四川藏洋、英印卢比等也曾在西藏流通。1959年藏区骚乱后,藏币被废止,人民币成为西藏的流通货币。
西藏货币史是指在藏区流通使用货币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由于私有财产的产生,货币就随着原始的物物交换开始在西藏萌芽。在吐蕃王朝时期,西藏主要以砂金为货币。在随后的分裂割据时期,银越来越重要,西藏进入金银并用时期。元代统治西藏后,随着大量白银的输入,西藏步入银本位时期。16世纪开始,西藏大量使用通过与尼泊尔中尼银钱贸易流入的尼泊尔银币。西藏在1763年及1785年两度自铸银币,应对尼泊尔银币的短缺。后来由于廓尔喀以银钱贸易问题为由两次入侵西藏,清政府在击退廓尔喀后,诏令西藏自行铸造货币,西藏于1791年开始系统地铸造藏币。藏币铸行之初仅有银币,1909年开始铸行铜币,1911年开始发行纸币,期间还曾短暂发行过金币。除藏币外,从周边地区流入的四川藏洋、英印卢比等也曾在西藏流通。1959年藏区骚乱后,藏币被废止,人民币成为西藏的流通货币。
唐蕃会盟碑,又名长庆会盟碑、甥舅和盟碑等,古代藏文文献称之为逻娑碑,是于823年树立在拉萨市大昭寺门前的一通石碑,在当今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唐朝长庆三年二月十四日,时为吐蕃王朝彝泰九年,纪念唐朝和吐蕃王朝两国长庆会盟。当时正值唐与吐蕃双双衰败之际,为了各自集中精力应付国内严重危机,双方遂决定停止构兵。该碑被保罗·戴密微誉为“目前亚洲最重要的铭文纪念碑”。
堪布摩诃衍,又称和尚摩诃衍、玛哈雅纳或大乘和尚,是吐蕃王朝时期的一位汉人禅宗僧。“摩诃衍”的梵文意思是“大乘佛教”。
堪布摩诃衍,又称和尚摩诃衍、玛哈雅纳或大乘和尚,是吐蕃王朝时期的一位汉人禅宗僧。“摩诃衍”的梵文意思是“大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