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制 编辑
君主制是指君主国家元首,并由其名义上或实质上执掌政府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的担任与政权的掌控,会依照各个国家的制度而有所不同;纵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
2
相关
贵族指的是奴隶制、封建制、君主制、政教合一、种姓制度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特有的群体,通过血缘、姓氏等某种特有的制度来继承知识、权力、财富而形成的传统。通常贵族财富明显多于其他人。在现时,一些国家和地区依然有完整的贵族传统。
君主专制,是西方政治学概念中定义的一种政体,又译为君主专政、绝对君主制、绝对君主专制、绝对主义王权、绝对王权等;支持君主专制的思想被归类为专制主义。早期埃及、希腊、罗马至欧洲中古时代,其君主作为世人与神之间的神圣角色,不仅是世俗的首领,也是宗教的首领;中世纪欧洲则由于天主教的盛行,教宗的教权大大高于君权,君权很大程度上受到诸侯的限制,在英国甚至产生了大宪章这样限制君权的法律传统;16至18世纪欧洲各国纷纷加强君权,国教的建立使君主专制受到强化、甚至出现了政教合一的君主制国家,但从17世纪英国及其他国家开始,君权受到立宪化规范,规定其权力从人民而来。
意大利王国是于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建立的国家。王国是继罗马帝国之后的第一个控制整个意大利半岛的国家。在贝尼托·墨索里尼的国家法西斯党掌权的1922年-1943年这段时间里,意大利王国也通常被历史学家称做“法西斯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两年,1943年9月意大利王国向同盟国意大利投降,墨索里尼及其狂热法西斯主义追随者曾在意大利北部成立过一个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战后的1946年民怨四起,导致在1946年意大利政体公投中人民选择放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即现在的意大利。
君主是指从一个家庭或家族中挑选成员来任职的国家元首或政权领袖。其职位之传承以直系血亲世袭君主制为主,也可采选举君主制或禅让制方式产生;其中实行世袭制度者若无直系血亲之继承人,一般多由其亲属中遴选血亲较近者而继承之。采用君主统治方式的政体称为君主制,在现代社会中多与共和制相对;而利用君主之权力进行统治的家族团体,则称为王室或皇室。
加冕,是指将代表权力之冠冕戴上的一种仪式,加冕礼是在君主的头上放置或赠予王冠的行为。 这个术语通常不仅指物理冠冕,而且指整个仪式,其中冠状物的行为发生,以及其他物品的呈现,标志着君主的正式授权与王权。加冕现在大多是欧洲君主制的国家才有,一般在君主即位或亲政时加冕,相当于东亚传统的登基仪式。例如英国伊莉沙白二世女王的加冕礼,泰国玛哈·哇集拉隆功国王的登基大典。
1946年意大利政体公投是意大利在1946年6月2日举行的一场全民公投,以决定采用君主制或共和制政体。此次公投前意大利王国由萨伏依王朝统治。1946年6月10日,意大利最高法院公布投票结果为54.3%的选民赞成共和制政体,45.7%选民赞成君主制政体,标志着意大利共和国的诞生。
国体,指国家的形式,不同于政体。国家的型态,依君主有无,可分为君主制,或共和制。
法国君主列表从第一位法兰克人之王法拉蒙德开始列起。法国君主自中世纪开始统治法兰西,其正式头衔起先是“国王”,拿破仑一世增添了“皇帝”的称号,一直到1870年法兰西的君主制被彻底推翻,法兰西历代君主的统治才告终结。
乔治·雅克·丹东是法国大革命初期的领导人物和第一任救国委员会主席。 在革命爆发时丹东的角色一直有争议; 很多历史学家形容他在“推翻君主制和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过程中是主导的力量。” 他对雅各宾派有调节的作用,因为主张恐怖统治的拥护者指控他受贿并且怜悯革命的敌人,被送上断头台。
外国薪酬条款是依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美国宪法第一条所制定的规范。 依据此条款,可禁止美国联邦政府授予贵族头衔;并限制联邦政府成员在未经美国国会许可下不得接受外国主权国家列表及君主制所给予的礼物、报酬等。本条款也被称为“贵族头衔条款”,制定的目的在于避免美国联邦官员受到外国腐败的影响。在美国宪法第一条中也通过“契约条款”的内容来限制联邦政府授予贵族头衔;而在广义上,美国宪法第四条的“共和政体保证条款”也加强了这一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