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是于381年五月至六月在君士坦丁堡由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举行的第二次天主教大公会议。召开场所为君士坦丁堡神圣和平教堂。作为第二次大公会议,可以将其看作是通过大会方式取得除拉丁礼教会以外教内共识的一次尝试。此会议继续讨论圣父及圣子本质的教义。结果,此大公会议修订了《尼西亚信经》的内容,并获得一致通过。进一步奠下三位一体的神学教义。会议的结果则由451年的迦克墩公会议重申并确认。
眉路骨惇国或眉路骨国,是宋朝元朝时期的一个西域国家,其位置尚未确定,有巴尔赫、君士坦丁堡、梅尔夫等多种说法。
狄奥多西广场 位于君士坦丁堡,最初由君士坦丁一世所建,名为公牛广场。393年以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命名,他模仿罗马的图拉真广场重建这个广场,周围是教堂、浴场等公共建筑,以及柱廊,中心是一个罗马凯旋柱,柱顶是狄奥多西一世雕像。柱壁浮雕描绘皇帝战胜蛮族的场景。内部螺旋楼梯让游客到达柱顶。狄奥多西柱一直存在到15世纪末,一些碎片曾用来兴建 Patrona Halil浴场。
东西教会大分裂是指11世纪基督教会大分裂,分出了希腊正教会以及天主教会两大宗。自2世纪以后,以罗马为首的西方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东方教会,因各自不同的教会、政治、社会、文化等原因,在神学,以及教会的组织、纪律等各方面的分歧逐渐扩大,彼此争论不休,最终导致了1054年的东西方教会大分裂,形成日后的公教和正教会。1965年,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后,教宗保禄六世和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雅典纳哥拉互相解除了针对对方的绝罚。
城市行政官是古罗马前期首都罗马与后期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行政长官头衔,其最早起源自罗马国王时代,到了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期亦持续设有城市行政官一职,该职位于古典时代晚期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行政官的职位幸存了下来,据考证罗马城的最后一任城市行政官名为约翰。而在东方的君士坦丁堡,城市行政官的职位仍一直存续到 13 世纪为止。
琴斯霍托瓦的黑色圣母相传是路加用圣家家中的柏科木桌面画成的圣像画。最早的文献记载指画像由耶路撒冷出发,经过君士坦丁堡,最后在1382年8月到达波兰的琴斯托霍瓦。目前此画像位于琴斯托霍瓦的光明山修道院。
如梅利堡垒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萨勒耶尔区,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狭窄处的欧洲一侧的小山上。它由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兴建于1452年,征服君士坦丁堡之前。它的对面的亚洲一侧是另一个奥斯曼堡垒安纳托利亚堡垒,由苏丹巴耶济德一世建于1393年到1394年。
佩拉提亚是特拉比松帝国的海外领土,囊括了克里米亚城市克森尼索、刻赤以及城市腹地。此地控制权可能在1204年十字军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几个星期前自拜占庭帝国转移到了科穆宁家族建立的特拉布松帝国手中。
纳尔塞斯,与贝利撒留同为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大帝麾下大将,身逢查士丁尼大帝统治期间的“罗马再征服”时代。纳尔塞斯是罗马化的亚美尼亚人,其一生当中大多数时间是在君士坦丁堡担任宦官。因为曾经灭亡东哥德王国,他被后世称为“哥德人之槌”。
胡安·德富卡,本名约安尼斯·富卡斯 ,也常被叫做“瓦莱利亚门徒”,是一位西班牙雇佣、从墨西哥派往北方寻找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西北通道的希腊船长。1592年,他在探险途中到达一条狭窄的海峡。1787年,一位英国探险家重新发现了这条海峡,次年,它即以胡安·德富卡的名字命名为胡安·德富卡海峡。胡安·德富卡的祖先在他出生前约半个世纪的时候从君士坦丁堡逃亡回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