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村 编辑
围村指由石墙包围的传统中国村落,用以防御仇敌、盗寇和猛兽。围村常见于珠江三角洲,住在村落里的多是一个家族
9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麒麟围位于香港新界屯门区的北部,近兆康苑,是一条新界原居民的客家民系杂姓围村,相传先民由新界东北鹿颈及扫管笏、杨小坑、桃园围和紫田村 迁来的。围内建有雍穆家祠,供奉黄、赖、陈、张、何、万等九家祖先神位,是屯门别具特色的祠堂。
泰康围是香港新界原居民香港新界邓氏兴建的一个围头围村,位于元朗区锦田锦田公路侧锦田街市后方,与吉庆围、永隆围、南围、北围和新围合称“锦田六围”。
松柏塱,位于香港新界北区上水西部泛滥平原的淡水湿地,是一条香港围头与客家杂居的围村,具体位置为大头岭、青山公路、塱原和石上河之间。松柏塱村由黄、刘、陈、李、邝及简姓六个宗族约于20世纪初期建立,村前建有五间这五姓族人的祠堂。村内不少古建筑仍保留原来风貌,可说是香港现在保存最好的客家围村。著名前练马师简炳墀为松柏塱原居民,并获选为松柏塱村村长。由于松柏塱一开始便是杂姓村落,其内部也分为不同姓氏的聚居群落,是著名的客家围。自粉岭公路建成后,松柏塱被分隔成南北两部分,由行人天桥连接,松柏塱村主体位于粉岭公路北面,公路南面亦有少量村屋,高尔夫御苑和爱园别墅也属松柏塱范围内。
永隆围是香港新界原居民香港新界邓氏兴建的一个围头围村,最初称为“永龙围”或“沙栏尾”,后来改为永隆围,位于元朗区锦田锦田公路侧,与吉庆围、泰康围、南围、北围和新围合称“锦田六围”。
大围村原名积存围,于明朝万历初年建围,是香港沙田区历史最悠久以及规模最大的围村。现时位于大围站附近城门河边,在积福街及积富街交界处。大围村是一条杂姓村,脍炙人口的新界九约竹枝词有“大围风景实如何,村里人居杂姓多”之语,住着十六姓:包括韦姓、陈姓、吴姓、杨姓、黄姓、李姓、许姓、郑姓、唐姓、袁姓、游姓、林姓、骆姓、谭姓、莫姓及蔡姓,以韦姓最多,成为村中大族,亦只有韦氏族人在围村内设有祠堂。大围村亦是沙田九约的乡村之一。在沙田新市镇开始发展,以及九广铁路大围站落成后,大围村的“大围”之名逐渐演变成包含城门河以南和狮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整个沙田区南部的地区名称。
上水乡,通称上水围,位于上水梧桐河与石上河之间的河套平原上,上水廖氏于元朝时期从福建南下立籍于乡内之围内村,其围墙与护河建于1646年,结构严谨,是新界乡郊各个聚居地之中的极少数仍然保留原有护河的围村。乡内的廖万石堂建于1751年,是香港保存最好及最具规模的客家宗祠之一,建造讲究,陈列大量珍贵文物,1985年获列为法定古迹。
水边围是香港新界元朗市中心西面一条围村,并泛指该处一带地方,计有围村“水边围”、新界原居民村落“水边村”、香港公共屋邨“水边围邨”及一带的公共设施。其中水边围邨因这个地名而得名。香港轻铁在区内设有水边围站。
沙江围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厦村附近,但属屏山乡事委员会,由东莞莫氏十二世祖莫南侨迁居到屏山作生意,并在此的一片沙土上始建了沙江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了。围村前有条流通流浮山和天水围新市镇的小河。
大桥村是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元朗市中心的村落,是十八乡其中一条历史最悠久的围村,有一座列为香港三级历史建筑列表的门楼,西面是山贝河,坐落安乐路、大桥路及元朗安宁路交界,占地约2公顷。现时邻近的大桥街市,甚至附近一带也会称作“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