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 编辑
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革命军,是中国国民党在1924年所创设之军队,除了是中国国民党辖下的军队之外,也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到行宪前的国家武装部队,为中华民国国军前身。成立于1925年7月,由国民政府将所属军队改编而来。“国民革命军”,即: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此后“国民革命军”一直是规范的称谓;但由于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国民党军”,有时简称“国军”。
10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是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的一支部队,由1930年粤军第六十一师和第六十师合编而成,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在短短三年多的生存时间里,第十九路军参与了第一、二、三次江西剿共战争和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在1933年底发动福建事变建立了中华共和国,最终被南京国民政府裁撤并剿灭。
民国军阀指在20世纪初影响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义上归属“中华民国政府”领导,但实际上在各地自行建立地方割据势力并采用各种手段扩权、以军队作为主要政治资本的势力,在其势力强大时即成为当时中国的正式主导政府。在实质上依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割据势力,同时还有半独立的西藏、新疆等地,均不受中央政府控制。中国共产党认为民国军阀的出现是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表现。主要势力早期为北洋军阀、滇系军阀、粤系、旧桂系等。后期则由新桂系、直系、奉系与川军等取代。这些民初时期的军阀主要兴起于1916年袁世凯之死到1928年东北易帜的13年间,这段时间史称军阀割据时期或军阀时代。1928年之后,虽然以蒋中正为领导核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是各路新旧军阀依然对中央政府及其国民革命军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军事上与政治上的明争暗斗或略有式微却并未停止,这导致了日后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统一的国家军政体系始终未能彻底的建立。
朱培德,字益之,云南禄丰人,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历任广州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江西省主席、参谋总长、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等职。1937年2月17日因医疗事故去世。
14K正名为洪门忠义会,是香港一个著名的三合会犯罪组织,1945年由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第93师营长葛肇煌中将入驻会址接管改变其性质将之正名为洪门忠义会。
蒋中正家族,又称蒋氏家族,家族以“两蒋”为核心,家族成员遍布世界各地,横跨党、政、军、商、学、演、艺各界,家族后代成员也多各国混血。以两蒋为轴心的“嫡系”,是近现代华人最大的家族政治力量。蒋氏家族对近现代史影响巨大,包括反袁世凯、国民革命军东征、国民革命军北伐统一中国、中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东西方冷战、台湾戒严时期海峡两岸关系等事件均与蒋家直接有关。蒋家对中华民国政治的影响,起始于自蒋中正于1914年出任讨袁第一路军司令,1924年成为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掌握中国国民党军权,以党领军,1926年成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领军北伐,1927年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经历中国抗日战争及国共内战。1949年领导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地区,一直兼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及中华民国总统至去世。后其子蒋经国亦担任总统兼中国国民党主席直至1988年去世。21世纪孙辈蒋孝严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以及行政院副院长、曾孙辈蒋万安在2016年及2020年分别当选第9届及第10届立法委员。
济南事件,又称济南惨案、五三惨案,是1928年5月3日国民革命军在国民革命军北伐途中经过山东省济南市时,贺耀组在山东各地击败北京政府方面的张宗昌部。此时,贺耀组军与山东日本驻军发生冲突,日军蛮横,导致五月八日谈判破裂,南京国民政府的谈判代表被杀害,这次纠纷被称之济南事件。日本方面要求蒋中正将所谓济南事件的责任者贺耀组罢免,蒋中正遂罢免了贺耀组的第3军团总指挥兼南京卫戌司令的职务。日军借口革命军对城内的日本侨民进行抢劫、屠杀12人,而出动日本军展开报复,杀害中国军人与民众六千余人的事件。其中,国民党战地政务委员会派遣济南的外交处处长兼国民政府外交部特派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及署内职员17人被日军杀害。惨案发生后,日方否认日军屠杀中国军民,并要国民政府道歉、赔偿、惩凶,并于5月11日攻占济南。直至次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中日济案协定》之后,日军才退出济南。而酒井隆于1946年9月30日在南京市雨花台伏诛。
中华民国国军,简称国军,是中华民国的军事组织,由中华民国总统统帅,中华民国国防部管辖,是目前台湾地区地区主要防卫组织。背景为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军与北洋政府时期的北洋军,前身为孙中山与蒋中正等人于1924年6月16日所创立的“国民革命军”,史称黄埔建军。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将国民革命军编入中华民国政府统领的“全国陆海空军”,开始实行军队国家化并改为现名。中华民国国军主要由中华民国陆军、中华民国海军、中华民国空军等三大军种所组成,战时可纳入海洋委员会海巡署、中华民国警察等执法机关为辅助战力。近年实施精实案、精进案、精粹案,并大规模裁军,总兵力由60万人精简至21.5万人;将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戍守之东沙岛、南沙群岛太平岛交予海巡管理。虽然海洋委员会海巡署不是国军下辖单位,但少部分军人会被分发或借调到海巡服务。截至2018年,军事18万8千人,学生、入伍、受训、住院调疗及留职停薪1万9千人,以及文职、聘雇8千人,共21万5千人;列管后备军人238万人,在2017年世界50大军事支出国家排名20名,也在2021年全球137个军事力量中排行第21名,辖区面积约96,187平方公里。
国民政府,全称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简称国府或南京政府,是中华民国在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与最高行政机关。为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于7月1日将原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改组而成。在1925年成立后直至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割据广州与位于京兆地方的北洋政府相互对峙;随着国民革命军由南往北北伐,其行政中心亦一路北上迁移至汉口市、南京市等地。于1948年5月20日战后正式行宪之时宣告结束。
华东野战军,是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位于华东地区的一支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3月由原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而成,原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原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为副司令员,故也称陈粟大军。1949年2月,奉中共中央军委令,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歼灭国民革命军245万人,在解放军5支战略部队中排名第一。
抗日战争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所规划的战区划分。以国民革命军为主体所划分的此战区,最初所辖范围为长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东、江苏为主,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及日军占领区域,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三次相当大规模的更动。一般来说,此作战区划分是以陆军作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