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 编辑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是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的一支部队,由1930年粤军第六十一师和第六十师合编而成,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在短短三年多的生存时间里,第十九路军参与了第一、二、三次江西剿共战争和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在1933年底发动福建事变建立了中华共和国,最终被南京国民政府裁撤并剿灭。
2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是一座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这座纪念碑被认为是中国首座与抗日战争有关的纪念碑,旨在纪念50名在一·二八事变后抵抗侵华日军、籍贯和平县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人。纪念碑在1933年5月由和平县捐款而建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遭到破坏,后在1985年列入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闽变,又称福建事变,为1933年11月福建省驻军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的起事,其后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起事者为蔡廷锴、蒋光鼐、陈铭枢和李济深等人,及其带领下原本在福建参与剿灭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由于未得到各方支持,次年一月即被蒋介石以优势兵力击败。战败后,各高层领导人出走,十九路军亦在缴械后被解散收编。
闽变,又称福建事变,为1933年11月福建省驻军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的起事,其后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起事者为蔡廷锴、蒋光鼐、陈铭枢和李济深等人,及其带领下原本在福建参与剿灭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由于未得到各方支持,次年一月即被蒋介石以优势兵力击败。战败后,各高层领导人出走,十九路军亦在缴械后被解散收编。
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水荫路113号,是由华侨捐资建立纪念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阵亡将士的陵园。
无名英雄纪念墓,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一个抗日战争纪念墓,位于宝山区泗塘二中校园内。该墓是为纪念1932年在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将士而建的,1936年2月16日举行落成典礼,1937年11月被日军炸毁。1984年,无名英雄纪念墓被列为上海市纪念地点。1998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墓葬原址修建了遗址纪念碑。2014年4月4日,无名英雄纪念墓遗址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水荫路113号,是由华侨捐资建立纪念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阵亡将士的陵园。
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水荫路113号,是由华侨捐资建立纪念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阵亡将士的陵园。
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水荫路113号,是由华侨捐资建立纪念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阵亡将士的陵园。
清光绪三十二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客家农民家庭,家里有4兄弟,排行老四。民国10年参加国民政府警察,担任丰顺县环清乡公所警察,维护当地治安,后来加入前身为粤军的第十九路军,转战各地。
民国1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
民国19年,参加中原大战,后因作战勇敢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连长。
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是一座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这座纪念碑被认为是中国首座与抗日战争有关的纪念碑,旨在纪念50名在一·二八事变后抵抗侵华日军、籍贯和平县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人。纪念碑在1933年5月由和平县捐款而建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遭到破坏,后在1985年列入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