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叶狸藻 编辑
圆叶狸藻为狸藻属多年生植物小型岩生植物附生植物食虫植物。其种加词“striatula”来源于拉丁文“striatus”,意为“条纹”。圆叶狸藻分布于非洲亚洲。圆叶狸藻岩生潮湿的岩石表面或附生于树干上,海拔分布范围为0至3300米。花冠为粉红色或紫色。
1
相关
似口狸藻组是狸藻属下的一节。该节下的两个物种皆为小型至中型陆生植物食虫植物。其分布于北美洲、中美洲及南美洲。而圆叶狸藻广布于整个旧大陆热带地区。1838年,康斯坦丁·萨米埃尔·拉菲内克-施马尔茨在其分类处理中将该组作为一个独立的属进行了描述。1903年,奥托·孔策将其降为组。1989年,彼得·泰勒在狸藻属专著《狸藻属——分类学专著》中将另一个康斯坦丁·萨米埃尔·拉菲内克描述的另一个属进行合并,形成了现在的似口狸藻组。但根据进一步的系统发生学数据,在恢复双瓣狸藻亚属的同时,也将似口狸藻组置于其下。
似口狸藻组是狸藻属下的一节。该节下的两个物种皆为小型至中型陆生植物食虫植物。其分布于北美洲、中美洲及南美洲。而圆叶狸藻广布于整个旧大陆热带地区。1838年,康斯坦丁·萨米埃尔·拉菲内克-施马尔茨在其分类处理中将该组作为一个独立的属进行了描述。1903年,奥托·孔策将其降为组。1989年,彼得·泰勒在狸藻属专著《狸藻属——分类学专著》中将另一个康斯坦丁·萨米埃尔·拉菲内克描述的另一个属进行合并,形成了现在的似口狸藻组。但根据进一步的系统发生学数据,在恢复双瓣狸藻亚属的同时,也将似口狸藻组置于其下。
圆叶狸藻节是狸藻属下的一个节。该节下的13个物种皆为小型岩生植物或附生植物食虫植物。其大部分皆分布于亚洲,范围从印度、中国至新几内亚。而圆叶狸藻广布于整个旧大陆热带地区。1874年,威廉·祖尔皮茨·库尔茨将该组作为狸藻属的一个亚属进行了描述。1891年,弗朗齐歇克·卡缅斯基修订了狸藻属,并将其降为组。之后的植物学家,包括彼得·泰勒都赞同弗朗齐歇克·卡缅斯基的处理。1989年,彼得·泰勒在狸藻属专著《狸藻属——分类学专著》中将其置于狸藻亚属下。但根据进一步的系统发生学数据,在恢复双瓣狸藻亚属的同时,也将蚌实狸藻组置于其下。多数种类具有块茎,生长在较为隐密、滴水而潮湿的岩壁上。
圆叶狸藻节是狸藻属下的一个节。该节下的13个物种皆为小型岩生植物或附生植物食虫植物。其大部分皆分布于亚洲,范围从印度、中国至新几内亚。而圆叶狸藻广布于整个旧大陆热带地区。1874年,威廉·祖尔皮茨·库尔茨将该组作为狸藻属的一个亚属进行了描述。1891年,弗朗齐歇克·卡缅斯基修订了狸藻属,并将其降为组。之后的植物学家,包括彼得·泰勒都赞同弗朗齐歇克·卡缅斯基的处理。1989年,彼得·泰勒在狸藻属专著《狸藻属——分类学专著》中将其置于狸藻亚属下。但根据进一步的系统发生学数据,在恢复双瓣狸藻亚属的同时,也将蚌实狸藻组置于其下。多数种类具有块茎,生长在较为隐密、滴水而潮湿的岩壁上。
圆叶狸藻节是狸藻属下的一个节。该节下的13个物种皆为小型岩生植物或附生植物食虫植物。其大部分皆分布于亚洲,范围从印度、中国至新几内亚。而圆叶狸藻广布于整个旧大陆热带地区。1874年,威廉·祖尔皮茨·库尔茨将该组作为狸藻属的一个亚属进行了描述。1891年,弗朗齐歇克·卡缅斯基修订了狸藻属,并将其降为组。之后的植物学家,包括彼得·泰勒都赞同弗朗齐歇克·卡缅斯基的处理。1989年,彼得·泰勒在狸藻属专著《狸藻属——分类学专著》中将其置于狸藻亚属下。但根据进一步的系统发生学数据,在恢复双瓣狸藻亚属的同时,也将蚌实狸藻组置于其下。多数种类具有块茎,生长在较为隐密、滴水而潮湿的岩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