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 (官名) 编辑
大夫,古代东亚职官名。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即有大夫之名,为君主顾问,无固定员数,亦无固定职务,依命行事。
1
相关
世本》,又作世或世系。世是指世系;本则表示起源。《世本》十五篇,见《汉‧艺文志》,盖古史官所记也,主要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全书可分《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谥法》等十五篇。司马迁的《史记》、韦昭《国语》、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林宝《元和姓纂》和郑樵的《通志》都曾引用和参考书中内容。南北朝时,《世本》已缺《谥法》一篇,到唐朝又有更多篇目散佚,直至南宋末年全部丢失。后世的学者们根据其他书籍所引内容进行辑补,共分为八种不同辑本,商务印书馆曾于1959年将辑本集合而印成《世本八种》。
少正卯,春秋时期时代鲁国大夫,少正是姓,卯是名,“少正”是周朝所设官职,属于当时的“以官为姓”的情况。据说孔子三千弟子亦多次被其全部吸引走,致孔门“三盈三虚”,唯有七十二贤中的颜渊不为所动。孔子摄鲁相,七日而诛少正卯。事件最早出于《荀子》,之后《尹文子》、《说苑》、《孔子家语》、《史记》等书也有记载,其中除史记外均有“五恶”之说,至于争夺弟子的说法首见东汉王充《论衡》,而早期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书则无记载和提及。少正卯未载于春秋战国时期史册,首次载入正史系从《史记》开始,然除身为大夫而“乱政”,以致被孔子所诛外,全无其他有关少正卯具体言行记载,亦未被其他同时期人物所提及,故有关孔子诛杀动机、少正卯的身份,乃至于该事件的真实性及少正卯本人的存在,都深受后世质疑与讨论。
赵简子,中国春秋时期晋国赵姓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晋昭公时,公族弱,大夫势力强,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致力于改革,为后世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首开先河。
盗跖,春秋时期人物,展姓,名跖,一作。传说中的大盗,鲁国大夫柳下惠之弟,率领盗匪数千人,人称盗跖,与楚国大盗庄𫏋齐名。
柳下惠,姬姓,展氏,名获,表字禽、一字季,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后代。为古代大盗盗跖之兄,“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因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柳下惠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四书五经》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
魏邈,三国时期孙吴将军,任大夫一职。
弭兵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弭兵意思为平息战事。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人曰弭兵,而我弗许。” ===起因===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有一个中立的力量——宋国。宋国大夫华元不但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在知道晋楚互派使臣之后,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 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解两国的关系,促成晋楚和平相处。
柳下惠,姬姓,展氏,名获,表字禽、一字季,中国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后代。为古代大盗盗跖之兄,“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因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柳下惠做过鲁国大夫,后来隐遁,成为“逸民”。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四书五经》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
师旷,表字子野,又称晋野,出生地争议不录,晋国盲人乐师,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其出仕年代约在晋悼公、晋平公执政期间。据说撰有《宝符》100卷。师旷曾担任晋国大夫,也时常透过其“眼盲”作梗来劝谏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