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西社事件 编辑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又称大甲西社事件,为台湾原住民中部平埔族群历史上最大的民众起义事件,以大甲西社林武力为首,发生于雍正年间,持续长达一年。事件过后不仅汉人平埔各族群间伤亡惨重,也让清廷于平埔各族境内加强驻兵,加强控制平埔族群。此“番乱”名称,来自福建省提督许良彬奏折所称。
4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郁永河《裨海纪游》称大甲社即崩山社,雍正十年大甲西社事件被清廷讨平后,大甲西社被改称为德化社,在今日大甲番仔寮一带。
猫盂社是台湾道卡斯族蓬山八社之一,位于今苗栗县苑里镇中正、客、苑坑、水波等里,在桃园县龙潭乡境内有屯地。在大甲西社事件后,猫盂社被迁居到今通霄镇福兴里改称“兴隆社”,后改称“兴隆庄”,不过由嘉庆年间仍用“猫盂社边”来作为苑里社土地所在位置的指标,故亦有推测仅有部分族人移居。
为台湾清治时期的民变之一,由发起人吴福生藉中部大甲西社事件乘机起事的反清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