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西社抗清事件,又称大甲西社事件,为台湾原住民中部平埔族群历史上最大的民众起义事件,以大甲西社的林武力为首,发生于雍正年间,持续长达一年。事件过后不仅汉人与平埔各族群间伤亡惨重,也让清廷于平埔各族境内加强驻兵,加强控制平埔族群。此“番乱”名称,来自福建省提督许良彬奏折所称。
巴宰语,早期译为“巴则海语”,为台湾平埔台湾原住民族巴宰族所使用的语言,属于台湾南岛语言,与噶哈巫语属同语种,和赛夏语并列为西北台湾南岛语族,亦有与泰雅语群、西部平原语群同列为北台湾南岛语族的说法 。
巴布萨族,或因台湾话汉字发音而误译的雾捒族,为台湾平埔台湾原住民,即荷兰人所称的费佛朗,主要分布在大肚溪以南至浊水溪之间的海岸区域,包括彰化平原地带。现存属于彰化地区的《费佛朗语词典》,于1650年由荷兰宣教师吉尔伯特斯·哈帕特以荷兰文编写。
半线是台湾彰化市的古名,源自平埔台湾原住民族巴布萨族的社名音译,该社位于今日彰化市光南里一带。彰化早期的平埔族以巴布萨族和洪雅族为主,当时共有十社,其中七社属于巴布萨族,三社属于洪雅族。
费佛朗语为中台湾平埔台湾原住民族巴布萨族所用的台湾南岛语言,归类在西部平原台湾南岛语族下。属于巴布萨语的一个分支。于2011年2月21日世界母语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发表世界各地母语现况报告。在台湾部分,其中巴布萨语等8种语言,已被认定流失。
费佛朗语为中台湾平埔台湾原住民族巴布萨族所用的台湾南岛语言,归类在西部平原台湾南岛语族下。属于巴布萨语的一个分支。于2011年2月21日世界母语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发表世界各地母语现况报告。在台湾部分,其中巴布萨语等8种语言,已被认定流失。
道卡斯语为北台湾平埔台湾原住民族道卡斯族所用的台湾南岛语,归类在北台湾南岛语族下。于2011年2月21日世界母语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发表世界各地母语现况报告。在台湾部分,其中道卡斯语等语言,已被认定流失。不过,苗栗县道卡斯文化协会正进行语言复兴中。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又称大甲西社事件,为台湾原住民中部平埔族群历史上最大的民众起义事件,以大甲西社的林武力为首,发生于雍正年间,持续长达一年。事件过后不仅汉人与平埔各族群间伤亡惨重,也让清廷于平埔各族境内加强驻兵,加强控制平埔族群。此“番乱”名称,来自福建省提督许良彬奏折所称。
诸罗山社,是位于台湾嘉南平原平原地区的平埔洪雅族群中罗亚族的聚落,在台湾荷兰统治时期即活跃于台湾舞台。日本学者安倍明义氏《台湾地名研究》:
“荷兰人的文书中记载着:郑军攻进台湾时,当时在赤崁之北的荷兰人先到索兰避难,可是由于该地不稳,又撤退到麦达,更辗转到多鲁哥,后因食粮缺乏再向北方的帝洛森退却”。
巴布萨族,或因台湾话汉字发音而误译的雾捒族,为台湾平埔台湾原住民,即荷兰人所称的费佛朗,主要分布在大肚溪以南至浊水溪之间的海岸区域,包括彰化平原地带。现存属于彰化地区的《费佛朗语词典》,于1650年由荷兰宣教师吉尔伯特斯·哈帕特以荷兰文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