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碰撞 编辑
大陆碰撞
是一种在会聚边界的板块构造运动。
这个运动开始于两块陆壳中间隔着一块洋壳,一块陆壳边缘具有俯冲带,而中间的洋壳就在俯冲带下沉消失。在陆壳边缘形成火山弧,如同现今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大洋地壳薄且致密,由玄武岩、辉长岩和橄榄岩组成。因此,大多数洋壳在海沟处很容易俯冲。相比之下,大陆地壳较厚且有浮力,主要由花岗岩组成。
2
相关
超大陆旋回描述的是地球的大陆地壳准周期性的聚合和分离。对于地球的大陆地壳的总量是增加、减少还是维持不变,有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各家都认同的,即大陆地壳在持续不断地发生改组。大陆碰撞造成了数量更少但面积更大的大陆,而大陆漂移学说造成了数量更多但面积较小的大陆。距今最近的超大陆——盘古大陆——形成于3亿年前。在它之前的超大陆—潘诺西亚大陆,或叫冈瓦纳大陆——形成于6亿年前,其分裂后形成的碎块最终碰撞形成了泛大陆。但在潘诺西亚之前,两次超大陆的时间间隔变得十分没有规律。例如,在冈瓦纳之前的超大陆罗迪尼亚大陆存在于约11亿年至7.5亿年前,距冈瓦纳的形成仅有1.5亿年。再往前的超大陆哥伦比亚大陆存在于约18亿年至15亿年前。再往前的超大陆叫凯诺兰大陆,存在于约27亿至21亿年前。超大陆乌尔大陆存在于约30亿年前,而超大陆瓦巴拉大陆则存在于约38亿至36亿年前。总体来看,一次完整的超大陆旋回将历时3亿至5亿年。
台湾是个南北狭长、高山密布的岛屿,山脉分布由北至南纵贯全台。若依陵脉延伸的完整性,大致可分成呈南北纵走方向的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海岸山脉等五大山脉,以及位于西北方的大屯火山汇,及其他小型山脉。各主要山脉的基本走向为北北东向。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大陆碰撞,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
台湾是个南北狭长、高山密布的岛屿,山脉分布由北至南纵贯全台。若依陵脉延伸的完整性,大致可分成呈南北纵走方向的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海岸山脉等五大山脉,以及位于西北方的大屯火山汇,及其他小型山脉。各主要山脉的基本走向为北北东向。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大陆碰撞,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
台湾是个南北狭长、高山密布的岛屿,山脉分布由北至南纵贯全台。若依陵脉延伸的完整性,大致可分成呈南北纵走方向的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海岸山脉等五大山脉,以及位于西北方的大屯火山汇,及其他小型山脉。各主要山脉的基本走向为北北东向。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大陆碰撞,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