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 编辑
奏疏、章表,是东亚古代官吏书写给君主的文书,皇帝用朱砂红笔亲手批后发还原奏人。章表分用以谢恩为“章”,用以陈述事实为“表”。奏疏的内容有多个种类,包括言事、对策、请安等。
明朝分题、奏、表、讲章、书状、文册、揭帖、制对、露布与译。 揭帖经“缄封”则称为密揭,因不经内阁《实录》并不记载这些密揭内容。密疏早在汉代就有,密揭则在明初与内阁制度一起形成 。密揭格式上类揭帖,形式上又像密疏,在明万历朝得到很大的应用。
明朝初年,形成密折制度。清朝康熙帝新增奏折,也称“折子”,即密奏文书,可以由原奏人直达皇帝,无需经过层层官僚关卡。
1
相关
密折或称密疏,是指奏折不经其他官员之手,直接上报皇帝,他人无从得知奏折内容。中国历史上,朝臣用密疏言事,早已有之,自有文献记载的汉代以后,密疏言事在历朝均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唐代武则天时有告密制度。元代以前因密疏需经中书省之手,密疏不密,随着明代废除中书省,使得密疏言事变得可能,皇帝不再受中书宰相牵制,洪武年间即设置密疏制度,其使用贯穿整个明代。清朝政府在康熙帝时形成密折制度,直至清朝灭亡。
田中奏折》是指台湾人蔡智堪声称发现并秘密抄录了“东方会议”的纪要文件,即是一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义一向昭和天皇献呈为数约四万字的秘密奏折。其内容与之后大日本帝国实际实施的侵略方略的相似度极高,以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相当多的人认为该奏折是真实的。然而该奏折在多年后,现已被很多包括中国、日本以及欧美的学者认为是伪书。
朱批,皇帝用朱砂红笔批阅的奏折,称为“朱批奏折”或“朱批谕旨”,简称“朱批”。奏折是大臣对皇帝的一种报告。这些档案习称“宫中档”。“知道了”是皇帝批阅大臣奏折的常用语,表示所奏之事“朕”知道了。又如“该部知道”、“该部议奏”,则是将案件转交其他部门处理。
密折或称密疏,是指奏折不经其他官员之手,直接上报皇帝,他人无从得知奏折内容。中国历史上,朝臣用密疏言事,早已有之,自有文献记载的汉代以后,密疏言事在历朝均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唐代武则天时有告密制度。元代以前因密疏需经中书省之手,密疏不密,随着明代废除中书省,使得密疏言事变得可能,皇帝不再受中书宰相牵制,洪武年间即设置密疏制度,其使用贯穿整个明代。清朝政府在康熙帝时形成密折制度,直至清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