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皮士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邪教,批评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9
权力归花儿是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1960年代的美国反文化活动的口号,标志着消极抵抗和非暴力意识形态。源于反越南战争运动。这口号是由美国垮掉的一代艾伦·金斯堡于1965年所提出的,主张以和平方式来反对战争。嬉皮士信奉象征主义,他们身穿绣花和色彩鲜明的衣服,头上戴花,并且向市民派发鲜花,因而被称为花的孩子。口号后来概括为一个现代人与嬉皮士运动、毒品文化、迷幻音乐、迷幻艺术和社会放任有关。
国王路是位于伦敦切尔西地区的一条东西方向的道路,西端以斯隆广场为起点。在嬉皮士的时代,这里曾是反文化的中心,聚集了众多青年人。国王路也是切尔西乃至伦敦最时尚的地区之一。国王路这一名称来自于这条路曾是查理二世的专用道路。直到1830年,国王路都是王室所有道路。后来为改善伦敦交通而开发给普通人通行。
爱之夏是一个社会现象,发生于1967年的夏天,当时有多达十万人汇聚在美国旧金山的海特-艾许伯里区的附近。嬉皮士也聚集在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的主要城市,旧金山是这次社会运动的中心,后来被称为“嬉皮士革命” 。
文逊家族是于1960年代末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的一个公社以及公认的邪教团体,由查理斯·文逊所领导的,该团体由大约100名追随者组成,他们过着非常规的生活并习惯性使用致幻毒品。大多数的团体成员都是来自中产阶级背景的年轻女性,其中许多人被文逊的教导而变得激进,并被嬉皮士和集体生活所吸引。
权力归花儿是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1960年代的美国反文化活动的口号,标志着消极抵抗和非暴力意识形态。源于反越南战争运动。这口号是由美国垮掉的一代艾伦·金斯堡于1965年所提出的,主张以和平方式来反对战争。嬉皮士信奉象征主义,他们身穿绣花和色彩鲜明的衣服,头上戴花,并且向市民派发鲜花,因而被称为花的孩子。口号后来概括为一个现代人与嬉皮士运动、毒品文化、迷幻音乐、迷幻艺术和社会放任有关。
克里斯蒂安尼亚自由城,又称克里斯蒂安尼亚,是丹麦哥本哈根的一处自我宣称自治的小区域,实行公社制度。自由城目前设有自治委员会,约有850-1000名居民,其中大多为嬉皮士、自由艺术家、草根运动人士、摇滚乐手等自由风格强烈的居民。与哥本哈根大城市风景不同,自由城内较像是乡村,建筑物也都被艺术家绘画成带有强烈波希米亚主义。
克里斯蒂安尼亚自由城,又称克里斯蒂安尼亚,是丹麦哥本哈根的一处自我宣称自治的小区域,实行公社制度。自由城目前设有自治委员会,约有850-1000名居民,其中大多为嬉皮士、自由艺术家、草根运动人士、摇滚乐手等自由风格强烈的居民。与哥本哈根大城市风景不同,自由城内较像是乡村,建筑物也都被艺术家绘画成带有强烈波希米亚主义。
罗斯基勒音乐节是每年在丹麦罗斯基勒市举行为期八天的音乐和艺术的音乐节,它是欧洲大型音乐节之一,与格拉斯顿伯里当代表演艺术节、Rock am Ring和Exit音乐节齐名。首届罗斯基勒音乐节始于1971年。1972年,罗斯基勒基金会运作这个音乐节,把它作为音乐、文化 和人文主义推广和支持的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它是丹麦首个以纯音乐为主的节日,起初为嬉皮士而办但是永不畏变革,现今它延伸到斯堪的纳维亚的主流青年和欧洲其他地区的人们。
《毛发:美国部落式爱摇滚音乐剧》,简称《毛发》,是一部由美国演员詹姆斯·雷达和杰罗姆·罗格尼填词和编剧,加拿大作曲家高尔特·麦地蒙作曲的摇滚音乐剧。该剧为嬉皮士反文化和性革命的产物,部分歌曲更成为反越战运动的代表歌曲。该剧的粗言秽语、滥用药物、自由恋爱、对美国国旗不敬和裸体情节曾惹来评论和争议。《毛发》创立了以多种族演员阵容、及邀请观众上台作“被入”式终结为特色的“摇滚音乐剧”此一新兴的音乐剧类型。
《在路上》 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于1957年的小说。这部小说绝大部分是自传性的,基于作者横穿20世纪中期的美国大陆的经历。它一经问世即令舆论哗然,毁誉参半,但被公认为19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