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墙是建筑两个侧面上部成山尖形的横墙,也称作规壁、鹅头、栋头、圆仔头、归壁、大规壁,而“规”字是指弧形的曲线。此外日本史学家藤岛亥治郎在其《台湾の建筑》一书中将这种结构称为马背,有可能是“马脊”之误。另有一说,认为马背是在山墙顶端鼓起的部分。一般而言,东亚传统建筑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在中国长江一带,常有阶梯状的封火山墙,又称马头墙,其高度高过了屋瓦。
8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青岛支店,为大连汽船株式会社在青岛设立的分支机构。办公楼旧址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37号,建于1927年至1928年间。占地面积1084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原建筑二层加坡屋顶,现已扩建为五层。建筑体位于馆陶路广东路路口东北角,平面呈“L”形,主入口位于街角处,设一门廊,以高达两层、带有科林斯柱式柱头的立柱支撑,临街里面以曲线山墙、花岗岩条石装饰。该建筑1945年后为轮船招商局青岛分局办公楼,1949年后曾为中远集团下属的中国外轮代理公司青岛货运部所使用,现为一家旅舍所使用。2000年列入第一批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名单,2006年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青岛馆陶路近代建筑的保护范围。
博风板又称博缝板、封山板,宋朝《营造法式》时称为荣或搏风板,是用东亚地区歇山顶和悬山顶建筑中的构件。这些建筑的屋顶两端伸出山墙之外,为了防止风、雨、雪、阳光等室外环境破坏侵蚀,将木条固定在檩条顶端,这就是博风板。
封火墙,顾名思义,是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一种以防火为目的的墙体建筑。有的文献也写作“风火墙”。在封火墙出现之前,人们注意到火灾通常是自下而上地顺着房柱向上蔓延,因此封火墙的最初形态是在可燃的木质墙壁、构件上涂抹灰泥,以此来提高木质构件的防火性能,后来才出现了把木柱砌于砖墙之内的立贴式的山墙——封火墙。在传统村落中,以家为单位、以围墙相连建造封火墙,能够十分有效地防范火患。
墀头,俗称腿子,又称墀头墙,是东亚传统建筑的房屋山墙伸出檐柱外的部分, 硬山顶建筑的墀头自下而上分别是下碱、上身、稍子,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建筑没有稍子。
关西世家位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志棠乡杨家村,距离龙游县城约30公里。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面南向,前后两进,设戏台。一进为门厅,前设门楼,重檐歇山顶,制作工艺精湛,气势威严壮观。一进与二进天井两侧设过廊。二进为正厅,梁架为九檩,东侧山墙上嵌有一石碑,记载了建房经历、年代及周边环境等情况。山墙梁架为砖制,具有龙游县明代建筑的典型特色,是地方特色鲜明的祠堂建筑。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风板又称博缝板、封山板,宋朝《营造法式》时称为荣或搏风板,是用东亚地区歇山顶和悬山顶建筑中的构件。这些建筑的屋顶两端伸出山墙之外,为了防止风、雨、雪、阳光等室外环境破坏侵蚀,将木条固定在檩条顶端,这就是博风板。
皇城戏台,亦称代王府戏台,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关帝庙对面的广场上,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戏台原来在大同城阳和街北皇城街代王府内,大同市修复关帝庙时将戏台移至今址。迁移后,戏台也被称为关帝庙戏台。戏台为木构,两侧无山墙,可供观众从两侧观戏。 皇城戏台目前仍不时有北路梆子、耍孩儿等戏曲和文艺演出,有时还会邀请外地文艺团体前来表演。
照村河神庙,又称巡河大王庙,是指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横涧乡照村境的一个古代庙宇,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已经有超过600年的历史,建造之年已经不可考。明朝成化年间进行重修,2004年又进行了一次重修,庙前还有个2004年重修碑。河神庙历经明末民初战乱,今只存正殿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献殿只存东山墙。庙宇建造精美,屋脊上有浮雕二龙戏珠。河神庙目前无法随意进入。
檐口为建筑用语,源自于意大利文cornice。是指环绕建筑屋顶或墙面:如窗口、阳台或室内空间上方的水平装饰性线脚构造。檐口凸出于墙面或柱列之外,具有保护墙面,使雨水不直接打在墙面上的作用,同时助于宣泄屋面的雨水。檐口被视为屋檐的一部分,但不等同于屋檐,檐口通常有较多的装饰,有时较不具有功能性。檐口的功能及位置可被山墙、屋檐及天沟/落水管取代。现代建筑的重要要素之一就是省略檐口,因此需要精密的内部排水系统。
郑用锡宅第,又称郑进士第,位于台湾竹堑城北门外,即今新竹市北区北门街。建筑群建于道光十七年,共三开五进院落,整体风格与金门民居相同,特征为山墙马背较大而弧度较缓。郑家兴建的四栋建筑顺序依次为郑用锡宅第、春官第、吉利第、新竹郑氏家庙。建筑木雕精美,极具地方特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后三进院落遭遇美军轰炸焚毁,仅前二进幸存至今。现为国定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