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差 编辑
岁差,又称地轴进动,是指某一天体的自转轴指向在其他天体的引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空间中的惯性坐标系所发生的缓慢且连续的变化。地球的岁差主要由太阳月球及其他行星作用在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引力矩引起。在天文学大地测量学中,岁差一般专指地球自转轴缓慢且均匀的变化,周期约25,722年。其他周期较短或不规律的变化则被称为章动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北极星是指最靠近北天极的恒星,是北半球能见到的极星。现在的北极星是勾陈一星。由于岁差的关系,不同时期的北极星是不同的。
燧人氏是旧石器时期河套附近一个父系氏族,他们以打猎为生,吃捕获的猎物,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撞时产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启发,于是发明钻木取火。《韩非子·韩非子》记载:“民食果蓏蜯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做,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晋王嘉《拾遗记》:“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鸮,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据说燧人氏死后葬于商丘县。商丘被授予“火文化之乡”称号。当地更设有一个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燧皇陵”陵园。 据《尸子》“燧人上观辰”与《路史》“察辰心而出火”之说,于立春清晨可见到心宿随月亮而升起,由岁差推断燧人氏距今约17,500年。
古德命名法是一种星座恒星的命名法,与佛兰斯蒂德命名法类似,以数字和拉丁文所有格的星座名称结合作为恒星命名,在数字编号后加上“G.”表示这是古德命名法,数字编号从“1”开始,按恒星赤经升序排列。古德命名法中恒星位置所据历元为1875.0,由于岁差恒星的位置已有改变。
这是国际天文联合会认可的88个星座按其面积大小的排行表,单位是平方度。这些星座的面积是依据1930年由欧德尔波特测量的星座边界测量的,并且经过国际天文联合会认可发表在Délimitation scientifique des constellations。在德尔波特的工作之前,每个星座的边界并不精确,而只有粗略的定义。德尔波特提议以垂直和平行的赤经和赤纬来画分星座的边界,他以1875年分点的历元进行这项工作,这意味着由于二分点的岁差,在现在的星图上星座的边界线不再是完全的水平或垂直。这个偏斜会逐年和逐世纪的增加,但并不会改变各个星座的面积。
白羊宫是占星术黄道十二宫之第一宫,黄经从0°到30°,原对应的星座是白羊座,在希腊传统指绵羊,但由于岁差,现已移到双鱼座。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这一宫,那时是春分,所以春分点又叫白羊宫第一点,而白羊宫指的出生日期为春分后至谷雨,约为每年3月21日至4月19日。白羊宫的附庸星为太阳,代表太阳光及太阳风。而在密宗占星学中,白羊宫的神秘守护星为水星,层次守护星为天王星。
虞喜,表字仲宁,会稽余姚人,虞翻后代,经学家虞预胞兄,东晋经学家、天文学家,是中国最早发现岁差的人,也是宣夜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进动是自转物体之自转轴又绕着另一轴旋转的现象,又可称作旋进。在天文学上,又称为“岁差现象”。
刘焯,表字士元,信都昌亭人,隋朝天文学家。曾任太学博士等职,精于历法,隋文帝仁寿四年编成《皇极历》,在于岁差部分有极大改进,比过去的历法准确,惜未被采用。卒于隋炀帝大业六年,享年六十七。与刘炫合称二刘。
春分点为太阳沿黄道运行中,自南向北穿越天球赤道时的交点。为黄道与赤道的两个交点之一。天文学符号为♈。太阳每年约在3月20-22日左右经过春分点。现代春分点位于双鱼座内,是测量赤经和黄经的起点。由于岁差和章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春分点每年正沿黄道向西退行。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德国天文学家及数学家。他精确测定了岁差常数和恒星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