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宰族,清代称为散毛番,为台湾平埔族之一。其中以岸里社最为强大。主要居住在台湾中部埔里盆地爱兰地区,目前仍保有族语巴宰语及传统文化。
巴宰族,清代称为散毛番,为台湾平埔族之一。其中以岸里社最为强大。主要居住在台湾中部埔里盆地爱兰地区,目前仍保有族语巴宰语及传统文化。
岸里社张家崛起于台中岸里社、丰原区一带,为“番仔驸马”张达京的后裔。
张达京表字振万,号东斋,绰号番仔驸马。广东潮州府大埔县清远都源高甲赤山村下湾庄客家人,身材魁梧。是台湾中部地区平埔族巴宰族岸里社的首任通事,其兄弟为张达朝、张达标,也是著名的农业垦荒者。
岸里大社文书,是台湾原住民巴则海族岸里社头目潘家所留存之以文言文书写的古文书契字。该文书为1741年至1918年间台湾中部开拓之第一手史料,内容包括官府之通告、谕札、批示等,及民间之招瞨、承瞨、领垦、借银等契文,其中以地契的数量为最多。
原本存留于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共计1,131件。
巴宰族,清代称为散毛番,为台湾平埔族之一。其中以岸里社最为强大。主要居住在台湾中部埔里盆地爱兰地区,目前仍保有族语巴宰语及传统文化。
岸里社张家崛起于台中岸里社、丰原区一带,为“番仔驸马”张达京的后裔。
岸里大社文书,是台湾原住民巴则海族岸里社头目潘家所留存之以文言文书写的古文书契字。该文书为1741年至1918年间台湾中部开拓之第一手史料,内容包括官府之通告、谕札、批示等,及民间之招瞨、承瞨、领垦、借银等契文,其中以地契的数量为最多。
原本存留于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共计1,131件。
岸里大社文书,是台湾原住民巴则海族岸里社头目潘家所留存之以文言文书写的古文书契字。该文书为1741年至1918年间台湾中部开拓之第一手史料,内容包括官府之通告、谕札、批示等,及民间之招瞨、承瞨、领垦、借银等契文,其中以地契的数量为最多。
原本存留于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共计1,13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