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群 编辑
平埔族群,过往称之平埔族,是对台湾原住民族分类管理所使用的称呼,对应的另一称呼为高山族;后随着学术界、文化界进一步研究,认知其为多数民族集合而非仅单一民族,近来因而改称为平埔族群。多数平埔族群至今皆未获中华民国政府承认为原住民族,除了原本归类为阿美族噶玛兰族以外。
2
相关
道卡斯族,又名斗葛族,为台湾台湾原住民之族群之一,族名音译自日本学者伊能嘉矩记录“Taokas”,伊能依语言、文化保存程度将其归类于平埔族群
高山族群是台湾战后时期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依归化程度对台湾原住民族执行分类管理所使用的称呼,其范围大概等同相于清朝时期所谓的“生番”,以及台湾日治时期所谓的“蕃人”、“高砂族”,但现今已改称“17世纪汉人移民台湾前即已在台湾岛定居的族群”为台湾原住民族。与“高山族群”对应的另一称呼为“平埔族群”,而这种二分法是外来政权依归化程度对台湾原住民执行管理所使用的政治性划分,并无任何人类学等分类根据,因此“高山-平埔”的二分法在台湾是被认为有种族主义与殖民主义的色彩
。不过,目前无论是台湾普遍社会认知,或是各政府核准的教课书籍中,仍不乏使用此分类。目前原住民族意识抬头,近年族人都致力于打破此政治性归类,以回复呈现传统文化样貌。
崩山社群,或称蓬山社群,在台湾荷兰统治时期指崩山邻近道卡斯族村社,台湾清治时期时又被称为崩山八社或蓬山八社,是台湾平埔族群道卡斯族在台中大甲溪流域和苗栗县沿海一带社群,因作为贌社单位而被合称。番俗六考所提到的崩山八社中包含通霄社、猫盂社、苑里社、房里社、南日社、双寮社和崩山社分出的大甲西社和大甲东社。
马卡道族为台湾原住民族的一支,属于南岛民族。马卡道族分布在台湾最南部之嘉南平原和屏东平原一带,往昔聚落为凤山八社,包含大杰颠社等社。过去被外来政权分类为平埔族群平埔族群,台湾东部的花莲县、台东县也有来自西部迁入的马卡道族。马卡道族为目前全台最大之台湾未识别民族,仅屏东县等地方政府承认。
新港文书,又称“新港文”,是现在台南一带平埔族群所留传下来的土地租借、买卖与借贷等方面的契约文书,民间俗称番仔契。文书所使用的语言,既有仅使用罗马字拼音书写的单语)
新港文书,又称“新港文”,是现在台南一带平埔族群所留传下来的土地租借、买卖与借贷等方面的契约文书,民间俗称番仔契。文书所使用的语言,既有仅使用罗马字拼音书写的单语)
巴辘公园是台湾屏东县九如乡的一座公园,在2010年启用,名称来自当地过去的平埔族群“巴辘社”。公园所在之土地原为烟叶改良场,于闲置后改为巴辘公园及九如国小,公园内仍可见部分改良场设施,像是太阳能烤烟室、水塔、圆形迎宾拱门。九如乡乡长许重庆在2012年于公园内放养了锦鲤鱼苗,使锦鲤成为了巴辘公园的特色之一。
巴布拉为台湾台湾原住民,平埔族群之一,词源来自大肚社人之自称Papula。早期曾分布于今台中市大肚区、大甲区、沙鹿区、龙井区、梧栖区、南屯区和清水区一带的海岸平原。巴布拉族为建立构成大肚王国最主要的民族之一,在台湾荷治时期、东宁国和台湾清治时期都有被讨伐的记录。1731年-1732年该族反抗清朝的大甲西社抗清事件,为史载最大的熟蕃民变。也因为此民变,中部平埔族群包含道卡斯族崩山社群、部分巴布萨族以及巴布拉族惨遭屠杀,统治台湾的清廷取消汉人移民来台的“禁止携眷”政令。1822年,埔里盆地南方的埔番蛤美兰社遭郭百年私自率领垦户郭百年事件,后来连合水沙连邵族招西部平埔6族入垦埔里。在可耕地与部落遭汉人强占、原乡生存不易的情况下,巴布拉族就如同另外5族一样,集体迁往埔里镇。台湾知名歌手蔡依林的外婆即是巴布拉族人,她的外高祖母曾任部落中十分重要的“曲头”-农历七月一日敲锣领唱召集大家一起来“牵田”的工作,唱到兴致高昂时,就会边跳边抖,变成“抖田”或称“跳田”。
巴布拉为台湾台湾原住民,平埔族群之一,词源来自大肚社人之自称Papula。早期曾分布于今台中市大肚区、大甲区、沙鹿区、龙井区、梧栖区、南屯区和清水区一带的海岸平原。巴布拉族为建立构成大肚王国最主要的民族之一,在台湾荷治时期、东宁国和台湾清治时期都有被讨伐的记录。1731年-1732年该族反抗清朝的大甲西社抗清事件,为史载最大的熟蕃民变。也因为此民变,中部平埔族群包含道卡斯族崩山社群、部分巴布萨族以及巴布拉族惨遭屠杀,统治台湾的清廷取消汉人移民来台的“禁止携眷”政令。1822年,埔里盆地南方的埔番蛤美兰社遭郭百年私自率领垦户郭百年事件,后来连合水沙连邵族招西部平埔6族入垦埔里。在可耕地与部落遭汉人强占、原乡生存不易的情况下,巴布拉族就如同另外5族一样,集体迁往埔里镇。台湾知名歌手蔡依林的外婆即是巴布拉族人,她的外高祖母曾任部落中十分重要的“曲头”-农历七月一日敲锣领唱召集大家一起来“牵田”的工作,唱到兴致高昂时,就会边跳边抖,变成“抖田”或称“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