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尚书事是中国东汉汉章帝时开始设置的职位。不过早在西汉汉昭帝时期就已出现领尚书事,汉昭帝初继位,大将军霍光秉政,领尚书事 。此处的领尚书事和录尚书事同义。它不是一个独立职位,需附加其他朝廷重要官职之下。如195年,曹操官拜镇东将军、录尚书事,221年蜀汉诸葛亮官拜丞相、录尚书事等。此职从汉代以来是有弹性的,直到东晋,录尚书事权力扩大,形成常设制度,称宰相。
8
曹爽,字昭伯,小字默,沛国谯县人,曹真之子,曹操侄孙。官至大将军、录尚书事,明帝遗诏与司马懿共同辅政。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将曹爽斩杀,夷三族。
何充,表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晋朝重要官员,在东晋官至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在晋康帝和晋穆帝时辅政。曾与庾氏分别在让晋康帝和晋穆帝继位时有分歧,何充坚持父死子继,而庾氏则名托立年长君主以抗衡北方外族政权,实际是想保持庾氏与皇室的血缘亲近。何充亦提出让桓温代替庾氏家族镇守荆州,是谯国桓氏在东晋堀起的重要起点。
慕容恪,字玄恭,昌黎棘城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前燕的政治家、军事家、宗室。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四子,景昭帝慕容俊弟。母亲高氏,爵封太原王。慕容恪在前燕屡立军功,终官至前燕太宰、录尚书事、大司马,行周公事,总摄朝政,不仅安定国家,更攻占东晋领有的洛阳,威震关中,使前燕的国势空前强大,颇有雄据北方,席卷中华大地之趋势。但慕容恪却在为国辅政8年余后,不幸过世。而后前燕在一系列权力争斗中和强敌攻伐之下,迅速衰落,最后在他死后不过3年半,前燕政权就宣告灭亡了。
蔡约年轻时娶宋孝武帝女安吉公主,拜驸马都尉。刘宋末年为萧道成司空东阁祭酒,太尉主簿。萧道成建立南齐,称齐高帝,蔡约历任世子中舍人、竟陵王司徒左长史、本州中正,新安郡太守,屯骑校尉。齐武帝时为宜都王冠军长史、淮南郡太守,代理府州事,与宜都王萧铿关系融洽。萧鸾辅政,百僚俱脱履到席,蔡约参见礼仪不改。萧鸾即位为齐明帝,建武元年迁侍中。明帝任用他录尚书事辅政,加冠军将军。性好饮酒,不与世杂。官至太子詹事,卒,赠太常。
李信则,陇西郡狄道县人,出自陇西李氏仆射房,是北魏司空、清渊文穆公李冲的曾孙,北魏使持节、侍中、太傅、录尚书事、东道大行台都督、青州刺史、濮阳孝懿公李延寔的孙子,北魏侍中、左光禄大夫、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东平郡公李彧与丰亭公主元季瑶的第七子,李道端、李义雄、李礼成、李智源的幼弟。
李始和弟弟李荡、李雄作为父亲手下的将领。304年十月,李雄即位为成都王,叔叔李骧任太傅,兄李始任太保,李离任太尉,李云任司徒,李璜任司空,李国任太宰,阎式任尚书令,杨褒任仆射。311年正月十七李始攻克巴西郡,杀死文石。334年,李雄死后,李雄的侄子太子李班继位。李保的哥哥李越杀死李班,拥立李期为皇帝,李期封李越为相国、建宁王,授予大将军李寿大都督,改封汉王,都录尚书事。李始任征东大将军,代替李越镇守江阳。李始想和李寿共同攻击李期,李寿不敢发难,李始发怒,反向李期诋谗李寿,请求杀掉李寿。李期不肯。后来李寿袭破成都,李期自杀,李始兄弟十余人也被诛杀。
李彰,字子焕,河南郡洛阳县人,祖籍陇西郡狄道县,出自陇西李氏仆射房,是北魏司空、清渊文穆公李冲的孙子,北魏使持节、侍中、太傅、录尚书事、东道大行台、都督、青州刺史、濮阳孝懿公李延寔的幼子,李彧、李彬的弟弟。
桓温,表字元子,谯国龙亢人。东晋重要将领及权臣、军事家,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官至大司马、录尚书事。宣城内史桓彝长子,因领兵消灭成汉而声名大盛,又曾三次领导桓温北伐,掌握朝政并曾操纵废立,更有意夺取帝位,但终因最后一次北伐大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势力而未能如愿。死前欲得九锡亦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时也未能实现。因桓温获赐谥号宣武,故《世说新语》称其为“桓宣武”。其子桓玄后来一度篡夺东晋帝位而建立桓楚,追尊桓温为“楚宣武帝”。
李义雄,陇西郡狄道县人,出自陇西李氏仆射房,是北魏司空、清渊文穆公李冲的曾孙,北魏使持节、侍中、太傅、录尚书事、东道大行台都督、青州刺史、濮阳孝懿公李延寔的孙子,北魏侍中、左光禄大夫、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广州刺史、东平郡公李彧与丰亭公主元季瑶的第四子,李道端、李礼成、李智源、李信则的兄弟。李义雄有对事物的见识和领悟,勤奋学习,手拿书本没有放下的时候。李义雄在北齐出仕,官至琅邪郡太守。
褚渊,表字彦回,河南郡阳翟人。官至南齐司空,领骠骑将军、侍中、录尚书事,封爵南康郡公,位极人臣。其人外貌俊美有仪容且通音律,尤以琵琶为甚。为著名士族河南褚氏的一员,父亲是宋尚书左仆射褚湛之,母亲为侧室郭氏,嫡母始安哀公主、吴郡宣公主。褚渊历仕宋齐两代,他不仅是宋明帝的顾命大臣,更是萧齐的开国元勋,他向宋明帝推荐萧道成任要职,后又多次协助道成,令道成藉以篡宋称帝。褚渊在南北朝宋齐皆位列三公且身居公侯,但当时及后世都对褚渊在政治上的作为有很大非议,认为他有负明帝临终托付,将江山拱手相让给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