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体化石 编辑
微体化石是各地质时代沉积岩层中所保存的微小古生物化石,是微体古生物学主要的研究对象。微体化石可以作为地层学中划分地层、进行地质年代研究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推断古环境和恢复古地理的标志。微体化石一般为毫米级,另外把微米级的化石称为超微化石。
1
相关
孢粉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孢子和花粉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现代植物和成为微体化石的古代植物的孢子和花粉。由于孢子和花粉个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所以孢粉学的研究始于显微镜发明之后。17世纪40年代,英国植物学家纳希米阿·格鲁通过显微镜对植物的花粉和雄蕊进行观察,得出了花粉是植物繁殖所必须的正确结论。20世纪初,瑞典学者伦纳特·冯·波斯特首次将花粉的研究应用于地质学上,并对花粉进行定量分析。现代花粉学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农业、医学保健以及司法破案、植物分类等领域。
J·威廉·肖普夫是一位美国古生物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知名于对微体化石的研究,1989年获奥巴林奖章。
几丁石又称胞石,旧称几丁类、几丁虫。是一类具有几丁质外壁的海洋微体化石。几丁石依据外观可以分成两类,即口盖样式简单且颈部不明显的口盖目和口盖较复杂且颈部分明的前体目。几丁石的大小约为50到2000微米,生存于奥陶纪至泥盆纪世界各大陆。最早由德国微体古生物学家埃森纳克发现于德国北部的冰川漂砾中。目前这类化石分类不明,由于几丁石往往以链状或团形出现,多数认为是多毛纲或腹足纲动物的卵,也有人认为是某种单细胞植物。
孢粉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孢子和花粉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现代植物和成为微体化石的古代植物的孢子和花粉。由于孢子和花粉个体微小,肉眼难以观察,所以孢粉学的研究始于显微镜发明之后。17世纪40年代,英国植物学家纳希米阿·格鲁通过显微镜对植物的花粉和雄蕊进行观察,得出了花粉是植物繁殖所必须的正确结论。20世纪初,瑞典学者伦纳特·冯·波斯特首次将花粉的研究应用于地质学上,并对花粉进行定量分析。现代花粉学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农业、医学保健以及司法破案、植物分类等领域。
微体古生物学 是一门研究微体化石的学科,属于古生物学的一门分支。
几丁石又称胞石,旧称几丁类、几丁虫。是一类具有几丁质外壁的海洋微体化石。几丁石依据外观可以分成两类,即口盖样式简单且颈部不明显的口盖目和口盖较复杂且颈部分明的前体目。几丁石的大小约为50到2000微米,生存于奥陶纪至泥盆纪世界各大陆。最早由德国微体古生物学家埃森纳克发现于德国北部的冰川漂砾中。目前这类化石分类不明,由于几丁石往往以链状或团形出现,多数认为是多毛纲或腹足纲动物的卵,也有人认为是某种单细胞植物。
几丁石又称胞石,旧称几丁类、几丁虫。是一类具有几丁质外壁的海洋微体化石。几丁石依据外观可以分成两类,即口盖样式简单且颈部不明显的口盖目和口盖较复杂且颈部分明的前体目。几丁石的大小约为50到2000微米,生存于奥陶纪至泥盆纪世界各大陆。最早由德国微体古生物学家埃森纳克发现于德国北部的冰川漂砾中。目前这类化石分类不明,由于几丁石往往以链状或团形出现,多数认为是多毛纲或腹足纲动物的卵,也有人认为是某种单细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