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 编辑
微米是长度单位,符号。1微米相当于1的一百万分之一。此外,在ISO 2955的国际标准中,“u”已经被接纳为一个代替“Μ”来代表10的国际单位制符号。微米是红外线波长细胞大小、细菌大小等的数量级
64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老年斑是指在大脑灰质中,处在胞外的β-淀粉样沉积物。这种老年斑沉积物可能与退化神经结构、过多的小神经胶质和星形胶质细胞有关。这些沉积物也可能是衰老的副产物。然而,大量的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是阿兹海默症的特异症状。异常的神经突中的老年斑是主要由配对螺旋丝构成,它是神经纤维缠结的组成部分。老年斑形状尺寸不定,平均而言其尺度在50微米左右。 在阿尔茨海默氏病中,这些斑块主要是由β-淀粉样肽构成。这些多肽有自动聚集的倾向,而且科学家认为它有神经毒性。
,是一种表示地震规模大小的标度,由查尔斯·弗朗西斯·里克特在1935年发明。他后来改进出了近震震级。它是由观测点处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对数演算而来。震级定义在距离震央100公里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如果距震央100公里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0微米为1级,100微米为2级,1000微米为黎克3级,10000微米为黎克4级,如此类推。所以,震级相差1级代表振幅相差10倍,而所释出的能量则相差约31.7倍。由于地震仪的位置通常不在震央,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以及其他干扰因素,计算时需减去观测点所在地地震规模所应有的振幅之对数。
A-型小行星是在小行星带内侧相对较为罕见,有着强烈的1微米橄榄石特征,和截止在0.7微米非常偏红的光谱。它们被认为是来自小行星已经完全分化的地函。
奈米碳管是在1991年1月由日本筑波市日本电气实验室的物理学家饭岛澄男使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从电弧法生产碳纤维的产物中发现的。它是一种管状的碳分子,管上每个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相互之间以碳-碳Σ键结合起来,形成由六边形组成的蜂窝状结构作为碳纳米管的骨架。每个碳原子上未参与杂化的一对p电子相互之间形成跨越整个碳纳米管的共轭π电子云。按照管子的层数不同,分为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管子的半径方向非常细,只有奈米尺度,几万根碳纳米管并起来也只有一根头发丝宽,碳纳米管的名称也因此而来。而在轴向则可长达数十到数百微米
纳米,,为微米的千分之一倍,是一个长度单位,指1米的十亿分之一。
飞秒是一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为千万亿分之一秒、10秒、1000阿秒或0.001皮秒。在一飞秒中光可以在真空内传播0.3微米,可见光的振荡周期为1.30到2.57飞秒。
黏土,俗作粘土,是有黏性的泥土,一般指颗粒小于2微米且可塑的多种含水硅酸铝盐矿物混合体。除了铝外,黏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等元素。
气悬胶体,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颗粒物质则被称作悬浮粒子,其粒径大小多在0.01-10微米之间,根据其生成原因可分为自然源及人为源两种。气悬胶体会吸收或散射大气辐射减少到达地表之辐射量,另外也会成为云凝结核而影响云的性质,进而改变地球的气候。
微囊化是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或液态物质包裹成为的直径在一到一微米的胶囊。其内容物称之为芯材。由于芯材被囊材包裹 ,所以其化学性质几乎不受影响。并且,由于囊材几乎都有半透膜的特性,故芯材可借压力、PH值、酶解、温度或提取等方法完全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