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那文,又称德宏傣文或傣纳文,掸邦称傣卯文,是傣语德宏方言所使用的一种主要文字,约产生于十三世纪,主要通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地区的傣族村寨,其他周边民族中也有局部使用的情况。与西双版纳傣仂文、金平傣端文、临沧傣绷文并称中国四大傣文。
哏德全葫芦丝演家,生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勐养镇帮盖村。10岁开始跟随祖父、舅舅学习葫芦丝的演奏与制作。年幼时以放牧为生,后到梁河糖厂当水泵房工人,并在工余时间学习乐器的制造与演奏技巧。
阿洪姆人,又译“阿洪人”、“阿豪姆人”,是泰民族在印度境内的分支。阿洪姆人的祖先是13世纪以后由中国云南德宏一带西迁的傣族,曾统治阿萨姆邦将近六个世纪。
葫芦丝,又叫葫芦箫、筚朗叨、泼勒翁、布赖、米伦、比格宝、渥格宝、拜洪廖或同格满、背板,是傣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属簧管乐器,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阿洪姆王国是印度东北阿萨姆邦中古时期的一个傣族王国,1228年建国,首都位于西布萨加尔。建国者苏卡法原为中国云南德宏地区孟卯王国的傣族王子,由于引入相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傣族人口超越当地土著,进一步傣化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风俗。该国的统治持续近600年,身为傣族最西方的王国,曾成功抵制莫卧儿帝国的扩张。阿洪姆人在十六世纪信仰印度教性力派,取代了原先精灵信仰。
蜀身毒道,是古代中国的对印度交通线之一,也被称作西南丝绸之路,起点为四川成都,经“灵关道”、“朱提道”、“夜郎道”三路,进入云南,在楚雄府汇合,并入“博南古道”,跨过澜沧江,再经“永昌道”、“腾冲道”,在德宏进入缅甸、印度。
葫芦丝,又叫葫芦箫、筚朗叨、泼勒翁、布赖、米伦、比格宝、渥格宝、拜洪廖或同格满、背板,是傣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布朗族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属簧管乐器,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
木邦,又称孟邦、孟都等,掸族土司。位于今缅甸掸邦兴威,萨尔温江之西。归附元朝时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下的木邦路军民总管府,领三甸。归附明朝时设置木邦府,后改为木邦司,但在17世纪初为缅甸东吁王朝占领,到19世纪被英国占领后成为英属缅甸的一部分。缅甸独立之后,为地方军所据,现属掸邦辖下的单位,主要民族为掸族及克钦族,其余有德昂族、缅族、汉族、傈僳族。这国家是曼尼普尔史家口中的蓬王国,曾非常强大,版图由德宏至特里普拉。
阿洪姆人,又译“阿洪人”、“阿豪姆人”,是泰民族在印度境内的分支。阿洪姆人的祖先是13世纪以后由中国云南德宏一带西迁的傣族,曾统治阿萨姆邦将近六个世纪。
阿洪姆王国是印度东北阿萨姆邦中古时期的一个傣族王国,1228年建国,首都位于西布萨加尔。建国者苏卡法原为中国云南德宏地区孟卯王国的傣族王子,由于引入相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傣族人口超越当地土著,进一步傣化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风俗。该国的统治持续近600年,身为傣族最西方的王国,曾成功抵制莫卧儿帝国的扩张。阿洪姆人在十六世纪信仰印度教性力派,取代了原先精灵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