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认同 编辑
性别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社会性别的个人感觉。性别认同可以与一个人出生时的指定性别相关,也可以与之不同。性别表现通常反映一个人的性别认同,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虽然一个人可能会表现出与特定性别角色相一致的行为、态度和外貌,但这种表现不一定反映出他们的性别认同。性别认同这个词最初是由Robert Jesse Stoller在1964年发明的。
1
相关
就业歧视是指雇主基于求职者年龄歧视、人种、社会性别、宗教、国籍、身体或身心障碍、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而做出的歧视行为。被歧视者由于其社会性别、种族、身心障碍、宗教等原因在找工作方面与其他人有不同的待遇。
非二元性别、性别酷儿和X性别是指一系列不完全是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认同,这些身份在男性或女性的分类以外。非二元性别可以归类在跨性别的伞式术语之下,因为许多非二元性别人士的性别认同与其指定性别不同,可称为“MtX”或“FtX”。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双性人的性别认同为X性别,或认定自己是跨性别X性别人士。
性别转换是一个人改变其性别表现或性别特征以符合其性别认同——即男性,女性,或是非二元性别的性别认同。对于跨性别或变性人士,即性别认同与其性别指定不符的人,这一过程经常但不必须包括性别重置疗法。性别转换可能但不一定包括医学治疗。异性装扮,变装皇后,和变装国王因其性别表现通常只是暂时的,所以一般不会性别转换。
性伦理又称为性道德,或作性伦理学,是研究“人类性行为”或人类与性相关之“行为表达”的伦理学分支。性伦理试图从社会、文化和哲学的角度来理解或评估人际关系和道德中的性活动行为。从历史上看,那些被视为具有普遍性的性伦理概念通常与宗教价值观有所关联。性伦理通常涉及性别认同、性取向、合意性、性关系和繁殖等问题,其中性伦理的合意性,也就是性关系双方的同意权是一个最基本的关键问题。在性与法律中,有许多对性行为或性关系的规范是由性伦理衍伸出来的。
酷儿理论是一种198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文化理论。它批判性地研究生理的性别决定系统、社会的性别角色和性取向。酷儿理论认为性别认同和性取向不是“天然”的,而是通过社会和文化过程形成的。酷儿理论使用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话语分析和性别研究等手段来分析和解构性别认同、权力形式和常规。米歇尔·福柯、朱迪斯·巴特勒、伊芙·科索夫斯基·赛菊寇和迈克尔·华纳等是酷儿理论的重要理论家和先驱。把酷儿理论应用到各种学科的研究被称为酷儿研究。
跨性别女性主义,是根据基进女性主义与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所独立出来的女性政治理论。该女性主义主张尽管跨女容易受到基于出生性别指定的性倾向分类,但是跨女本生或放弃社会给予男性气质的男性特权,所以跟一般的女性一样会遭受到厌女。根据女性政治理论主义理解和批判性别在女性政治理论如何被惯例解释的作用,导致跨女在受到暴力时常常被当作男性与男性间的问题,并且常常被赶出女性庇护所。正是因为社会基于生物性别的性别指定与性别认同定义错乱,导致跨女常常被贴上多重标签。
性别平等教育法》是2004年6月23日制定公布的中华民国法律。此法总则中说明,此法的立法目的:“促进性别地位之实质平等,消除性别歧视,维护人格尊严,厚植并建立性别平等之教育资源与环境”。现时性别平等教育法除了保障男女两性的性别平等保护外,涵盖了不同性别、性倾向、性别认同、性别气质的平等权利保护,并规定国中及国小必须实施性别平等教育相关课程、高级中等学校及专科学校须采融入式教育、大专校院应广开性别研究相关课程。
谷风少年》,2016年客家电视台偶像剧,游君萍、吴政迪、林雨宣、许仁、徐丽雯、洪绮阳、刘尔金、谢宇威、温吉兴领衔主演。2015年8月16日开镜,11月23日杀青,2016年3月28日上档。本剧利用虚构在新竹县谷风乡的“谷风中学”探讨国中生的各种生命课题,包含毒品、校园霸凌、性别认同、家庭暴力等问题。
非二元性别、性别酷儿和X性别是指一系列不完全是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认同,这些身份在男性或女性的分类以外。非二元性别可以归类在跨性别的伞式术语之下,因为许多非二元性别人士的性别认同与其指定性别不同,可称为“MtX”或“FtX”。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双性人的性别认同为X性别,或认定自己是跨性别X性别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