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 编辑
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自发地放出射线放射性衰变形成另一种‘元素’,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称为衰变能量。每种元素都有着许多种放射性同位素,若某元素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则我们称该元素为放射性元素,原子序数83以上的元素都属于放射性元素,但某些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也属于放射性元素。而有趣的是,从原子序84开始一直到97之间的放射性元素有以下特性:原子序是偶数者,其最长寿同位素的半衰期都比相邻的奇数者长。这是由于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的原子核含有适当数量的质子中子,能够形成有利的配置结构。
13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氧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16族的元素,位于氮族元素和卤素之间。氧族元素包含氧、硫、硒、碲、钋、𫟷,其中氧、硫、硒为非金属,碲为类金属,钋和𫟷则为贫金属。此外,钋和𫟷皆具有高度的放射性,且𫟷属于人造元素。在标准状况下,除氧单质为气体外,其他元素的单质均为固体。由于氧和本族其他元素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因此除氧之外的本族元素又合称为硫族元素。
,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C,原子序数为6,原子量为7001120110000000000♠12.011 u,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14族元素,属于非金属。每个碳原子有四颗能够进行键合的电子,因此其化合价通常为4。自然产生的碳由三种同位素组成:碳-12和碳-13为稳定同位素,而碳-14则具放射性,其半衰期约为5730年。碳是少数几个自远古就被发现的元素之一。
人工合成元素,又称为人造元素,在化学中是指自然界中不存在,只有通过人工方法才能制造出来的化学元素。一般透过将两种元素的原子以高速撞击,使两者融合,以增大其原子核内质子的个数,达到增大原子序数、制造出新元素的目标。至今已有20多种人工合成元素被合成出来,它们均是不稳定的放射性元素,但彼此间放射性的速率差异很大,半衰期从几千万年到仅仅只有数百微秒。
11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11族的元素,位于10族元素和12族元素之间。11族元素包含铜、银、金、𬬭,均为过渡金属元素,其中𬬭为人造元素,具极高的放射性
β衰变,或称贝塔衰变,是放射性原子核放射Β粒子和反微中子或微中子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
VIIIB族是指元素周期表上8族元素、9族元素和10族元素族的合称。此三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十分相近,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性质。其中位于第4周期的VIIIB族元素合称为铁系元素,皆具有铁磁性;位于第5周期和第6周期者则合称为铂系元素,皆为耐高温且耐腐蚀的银白色贵金属;而位于第7周期者皆为具极高放射性、非常不稳定的人工合成元素超重元素。
放射性示踪剂,又称放射性标记物,一种化合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被替换为放射性同位素,是同位素标记的一种。由于这种化合物在衰变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经由追踪其放射性,可以了解化合物从反应物到产物的路径,从而研究化学反应机理。
半衰期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半衰期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一个容易测定的重要参数,数学上可以证明,只有一级反应的半衰期是恒定的数值,且知悉一个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便可以计算出该反应的所有动力学参数,所以人们通常最关心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常见的一级反应有: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衰变、一级化学反应、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等。
,是一种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Rb,原子序数为37,原子量为7001854678000000000♠85.4678 u。铷是种质软、呈银白色的金属,属于碱金属。单质铷的反应性极高,其性质与其他碱金属相似,例如会在空气中快速氧化。自然出现的铷元素由两种同位素组成:Rb是唯一一种稳定同位素,占72%;Rb具微放射性,占28%,其半衰期为490亿年,超过宇宙年龄的三倍。
放射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旨在研究那些参与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属于或带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放射化学是关于放射性材料的化学;其中,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研究非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放射化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放射性来研究普通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