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 编辑
散曲是元代中国所流行、配上歌词的乐曲,与杂剧合称为元曲。散曲与杂剧不同的是,散曲唱而不演,用作清唱,不能伴演。
1
相关
郑光祖,表字德辉,平阳襄陵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并称“元曲四大家”。
全元散曲》是一部元代散曲总集,作者是元曲学者隋树森,196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共收元曲作家213家,小令3760余首,套曲410余套。取材范围除后人总集、别集、选集外,还从曲谱、曲话、笔记、方志等共117种材料广为搜集;并加以校勘、订正,注明出处。1982年隋树森将《全元散曲》加以编选增补,完成《全元散曲简编》,1984年出版
朱载堉,表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嫡子,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河内县人。为明仁宗第二子郑靖王朱瞻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的八世孙。明代乐律学家、音乐家、数学家、乐器制造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散曲作家,首创十二平均律。
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同时也是宋词的一种分类。
卢前原名正绅,字冀野,自号饮虹、小疏。江苏南京人。诗人、文学和戏剧史论家、散曲作家、剧作家、学者,称为“江南才子”。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朝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朝的传奇,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刘时中,洪都人。元代散曲家,约元成宗大德中前后在世,官学士。时中工作曲,今存小令六十余支,套数三四首,以水仙子西湖四时渔歌最著名。
冯惟敏,表字汝行,号海浮,明代散曲、戏曲作家,与兄冯惟健、弟冯惟讷以诗文名齐、鲁间, 山东临朐人。嘉靖十六年中举,后迁保定通判,后来辞官归隐,过他的田园生活。著有散曲集《石门集》,《海浮山堂词稿》和杂剧《不伏老》、《僧尼共犯》。他所住的“七里溪别墅”,风景绝佳,在他的散曲里,时常歌咏那里的风光。
冯惟敏,表字汝行,号海浮,明代散曲、戏曲作家,与兄冯惟健、弟冯惟讷以诗文名齐、鲁间, 山东临朐人。嘉靖十六年中举,后迁保定通判,后来辞官归隐,过他的田园生活。著有散曲集《石门集》,《海浮山堂词稿》和杂剧《不伏老》、《僧尼共犯》。他所住的“七里溪别墅”,风景绝佳,在他的散曲里,时常歌咏那里的风光。
朱载堉,表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嫡子,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河内县人。为明仁宗第二子郑靖王朱瞻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的八世孙。明代乐律学家、音乐家、数学家、乐器制造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散曲作家,首创十二平均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