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舰 编辑
无畏舰是一种活跃于20世纪初期的战舰类型。1906年,英国皇家海军的“无畏号战舰”下水服役,由于其技术与设计之先进远超过同时代的战舰,故以其为名自成一种新型战舰的类别——“无畏舰”,而落伍的旧式战舰则全部被归为“前无畏舰”,意指在“无畏舰”出现前设计的战舰。
1
相关
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首个无畏舰船级——拿骚级战列舰的其中一艘。该舰于1907年8月12日在不来梅的威悉股份公司进行龙骨架设,1908年7月1日新船下水,并于1909年11月16日投入公海舰队服役。它在采用独特六边形布局的六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二门280毫米45倍径速射炮,最高航速为20.2节。
德国号战列舰或称德意志号战列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五艘德国级战列舰前无畏舰战列舰的首舰,在两座双联装炮塔内装备有四门208毫米40倍径速射炮作为主舰炮。该舰由基尔的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于1903年6月开始龙骨架设,1904年11月新船下水。自1906年8月3日投入舰队服役,较无畏号战列舰提前了几个月。后者配备有十门大口径炮,是革命性“无畏舰”概念下的第一艘战列舰,这使得德国号及其同级舰从服役之初便沦为过时。
战斗巡洋舰作为20世纪初的主力舰曾短暂的活跃于一段时间。战斗巡洋舰在尺寸、造价和武装与战舰相近,但战斗巡洋舰为获得更高的航速,其装甲都较为薄弱。世界上第一批战斗巡洋舰为英国所建造,与同时代的“无畏舰”取代“前无畏舰”一样,战斗巡洋舰也是“装甲巡洋舰”进一步发展而成的结果。战巡的设计理念是以发挥其自身高航速的优势去追捕速度较慢的巡洋舰,并透过战舰级别的火力以摧毁巡洋舰,而装甲厚重、航速较慢的战舰则加以回避。然而在实战中,大多情况是战斗巡洋舰与防护较佳的战舰共同作战,其选择性交战的构想难以实践。
波森号战列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首个无畏舰船级——拿骚级战列舰的其中一艘,它在采用独特六边形布局的六座双联装炮塔中装备有十二门280毫米45倍径速射炮。该舰于1907年6月11日在基尔的弗里德里希·克虏伯日耳曼尼亚船厂开始进行龙骨架设,1908年12月13日下水,至1910年5月31日投入公海舰队服役。
德国级战列舰或称德意志级战列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最后一批前无畏舰战列舰所使用的船级。该船级由德国号战列舰、汉诺威号战列舰、波美拉尼亚号战列舰、西里西亚号战列舰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组成。这些舰只建于1903年至1907年间,它们与前级不伦瑞克级战列舰类似,但具有更强的装甲防护,副炮亦进行了重新布置。它们建于1903年至1908年之间,但均是在英国革命性的“无畏舰”战列舰无畏号战列舰1906年下水后才完工。因此,德国级在投入服役前便已显过时。尽管如此,这些舰只仍然于1910年代末至1920年代初在德国海军的重要编制——公海舰队内得到广泛的运用,主要司职操训练和海外巡航。
提尔皮茨计划,由德意志帝国海军将领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策划,用以建立世界上第二大的德国海军,仅次于英国海军的规模,借此显示德国的世界强国地位,英国认为德国有意挑战她的海上霸权,所以扩建海军,引起英德两国严重的军备竞赛。德国通过四次海军法,大量扩军、建造无畏舰,令竞争日益恶化,令欧洲战云密布。
拿骚级战列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00年代建造的首批四艘无畏舰战列舰的船级,由首舰拿骚号战列舰、莱茵兰号战列舰、波森号战列舰和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组成。全部四艘舰均于1907年中期开建,至1910年底前完工。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为了回应英国战列舰无畏号战舰而建造的,但它们的设计实际可追溯至1903年;它们实际上是对前无畏舰纳尔逊勋爵级的回应。拿骚级的主舰炮为在六座双联装炮塔内以独特六边形排列的十二门280毫米炮。与其它许多无畏舰不同,拿骚级舰只保留了蒸汽机,而非更强大的蒸汽轮机。
拿骚号战列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为回应英国战列舰无畏号战舰的新船下水而建造的德国第一艘无畏舰,得名于拿骚公国。它于1907年7月22日在威廉港的帝国船厂开始龙骨架设,并在不到一年后的1908年3月7日下水,较无畏号晚了约25个月。它也是拿骚级战列舰四艘战列舰中的首舰,其姊妹舰还包括波森号战列舰、莱茵兰号战列舰和威斯特法伦号战列舰。
前无畏舰是在1890年代中期至1905年期间建造的战舰的统称。它取代铁甲舰,成为各国海军的主力,直至二十世纪初被无畏舰所取代。
德皇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或称恺萨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所建造的一个前无畏舰战列舰的船级。该船级由五艘舰组成,所有舰只均以德国君主列表命名。德皇腓特烈三世级采用了德国战列舰传统的武器装备——四门大口径火炮,但与同时代的外国战列舰相比,其布置于两座双联装炮塔内的口径仍然较小,这一情形直至20世纪初无畏舰的面世后才得到改变。它们还令三桨战列舰的使用得以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