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雨海世 编辑
早雨海纪指从距今约38亿5千万年到38亿年前,长达5千万年的一段时间。紧随它之后的是晚雨海世
2
相关
诺亚是火星上的一个系和早期地质年代,其特点是陨石和小行星撞击率高,可能存在丰富的地表水。诺亚时期的绝对年代测定尚不确定,但可能对应于41至37亿年前的月球前酒海纪至早雨海世,这段时期被称为后期重轰炸期。月球和火星上的许多大型撞击盆地就形成于这一时期。诺亚时期大致相当于地球上可能出现了第一批生命形式的冥古宙和太古宙早期。
冥古宙,又称冥古代,是太古宙前的一个宙,可分为隐生代、盆地群代、酒海纪和雨海代。开始于地球形成之初,结束于38亿年前,但依据不同的文献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冥古宙最初是由普雷斯顿·克罗德于1972年所提出的,原本是用来指比已知最早岩石还要之前的时期。冥古宙的最后一个代对应为月球地质年代中的早雨海世,以月球的东方海撞击事件为结束时间,这也是内太阳系的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标志。
罗蒙诺索夫环形山是位于月球西侧边缘上的一座撞击坑,形成于早雨海世时期。以俄罗斯科学家、博物学家、化学和物理学家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的名字命名,1961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科赫环形山是月球背面南半球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早雨海世,其名称取自德国微生物学罗伯特·科赫,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岛海位于雨海以南,东至哥白尼环形山,西至开普勒,西南与风暴洋相连。最大直径513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岛海盆地形成于早雨海世,岛海表面覆盖的玄武岩则形成于晚雨海世。
普林茨陨石坑是月球正面风暴洋中一座大型撞击坑残迹,约形成于早雨海世,其名称取自德裔比利时地质学家及月面学"威廉·阿尔弗雷德·约瑟夫·普林茨",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代达罗斯环形山是月球背面中部附近一座相对年轻的醒目撞击坑,约形成于早雨海世,其名称取自希腊神话中的角色代达罗斯,1970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康普顿环形山是位于月球背面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早雨海世,其名称取自美国二位物理学家阿瑟·康普顿和卡尔·泰勒·康普顿,1970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
富兰克林环形山是位于月球正面北半部的一座大撞击坑,约形成于早雨海世,其名称取自美国发明家及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1935年该名称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基勒环形山是月球背面赤道区一座巨大的撞击坑,约形成于早雨海世,其名称取自美国天文学家詹姆斯·爱德华·基勒,1970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批准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