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望月 编辑
朔望月,在天体测量学中,是指月球连续两次朔月的时间间隔。因为摄动的关系,朔望月的长度大约在29.27至29.83天之间变动著,长期的平均长度是29.530588天,或大约是29.5天。由于月相的变化易于观察,所以阴历历法以其平均长度作为一个朔望月。
1
相关
是一个时间单位,在与日历一起使用时,大约与月球的自然轨道周期一样长;单词“month”和“Moon”是同源。传统的概念随着月相的周期而出现;这样的太阴月是朔望月,持续约29.53日。从出土的符木中,研究人员推断,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根据月相来计算日期。基于月球相对于地球-太阳轨道周期的朔望月仍然是当今许多历法的基础,并用于划分年。中国的农历一年通常为12个月,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阴历又称太阴历,在天文学中与阳历对应,指主要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不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位置。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分为大月30日、小月29日。
月是一个时间单位,在与日历一起使用时,大约与月球的自然轨道周期一样长;单词“month”和“Moon”是同源。传统的概念随着月相的周期而出现;这样的太阴月是朔望月,持续约29.53日。从出土的符木中,研究人员推断,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根据月相来计算日期。基于月球相对于地球-太阳轨道周期的朔望月仍然是当今许多历法的基础,并用于划分年。中国的农历一年通常为12个月,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章是中国古代历法的时间单位,指岁与朔望月的最短循环周期。亦可说是置闰的周期,即闰周。在西方,类似的概念为默冬章;在玄始历与大明历前,两者几乎相同。至麟德历废闰周,亦废元、纪、蔀之计算。
月是一个时间单位,在与日历一起使用时,大约与月球的自然轨道周期一样长;单词“month”和“Moon”是同源。传统的概念随着月相的周期而出现;这样的太阴月是朔望月,持续约29.53日。从出土的符木中,研究人员推断,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根据月相来计算日期。基于月球相对于地球-太阳轨道周期的朔望月仍然是当今许多历法的基础,并用于划分年。中国的农历一年通常为12个月,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章是中国古代历法的时间单位,指岁与朔望月的最短循环周期。亦可说是置闰的周期,即闰周。在西方,类似的概念为默冬章;在玄始历与大明历前,两者几乎相同。至麟德历废闰周,亦废元、纪、蔀之计算。
阴历又称太阴历,在天文学中与阳历对应,指主要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不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位置。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时间为一个月,称为朔望月,大约29.530588日,分为大月30日、小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