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三文学奖 编辑
林荣三文学奖是林荣三文化公益基金会主办、《自由时报》协办的文学奖,以“鼓励以文学表现生命力的作者,激励台湾文学创作”为宗旨,奖项包括:短篇小说散文新诗小品文。得奖作品将刊登于《自由时报》,并集结成得奖作品集供人免费索取。曾与《联合报》“联合报文学奖”、《中国时报》“时报文学奖”并称为台湾最重要的“三大报文学奖”。
2
相关
游善钧,台湾诗人、小说家。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语创所毕业,曾获时报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香港青年文学奖等。 入选向阳主编之《新世纪新世代诗选》。 零雨认为游善钧诗作〈感觉那根针还在〉语言平常,甚至有的地方很粗鄙,颠覆一般人对诗的想像。
陈柏言,台湾新生代作家,国立凤山高中毕业,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学士、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现就读于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班。曾获联合报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台北文学奖、宗教文学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等多项文学奖项,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并入选“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年度小说选”等,已出版短篇小说集《夕瀑雨》、《球形祖母》、《温州街上有什么?》。小说家甘耀明称其为“八年级小说家的领先群” 。入选《联合文学》“二十位最受期待的青壮世代华文小说家”。
赖志颖,台北人,目前定居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就读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日后分别取得台湾大学微生物与生化学研究所硕士,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除了微生物学专业,他也擅长文学创作,曾荣获林荣三文学奖、宝岛文学奖、全国台湾文学营创作奖、全国学生文学奖等奖项。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匿逃者》、《鲁蛇人生之谐星路线》,长篇小说《理想家庭》。
父后七日》是台湾作家刘梓洁的作品,以散文方式叙述一个从彰化县北上工作的青年返乡奔父丧七日的故事,以黑色幽默手法展现出道教与台湾丧葬习俗。此作品于2006年获得林荣三文学奖的散文组首奖,并在导演王育麟的鼓舞推动下,改编为电影,并邀请刘梓洁担任编剧与共同导演。电影于2010年8月27日上映。
林达阳,台湾高雄人,台湾诗人、作家。高雄市立高雄高级中学毕业,辅仁大学法律学系学士,国立东华大学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艺术硕士。作品以新诗、散文为主。曾获联合报文学奖、自由时报林荣三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香港青年文学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奖等,入选向阳主编之《新世纪新世代诗选》。曾担任国立东华大学杨牧书房青年驻校作家、国立清华大学驻校作家。
林楷伦,出生于台湾台中,鱼贩、作家,交大研究所肄业,2020年开始在台湾文学界崭露头角,曾获林荣三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首奖。
林婉瑜,本名林佳谕,台湾台中市人。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主修剧本创作。20岁开始写诗,诗作曾获《2014台湾诗选》年度诗奖、同时也是第11届台北文学奖年金类得奖者、林荣三文学奖、时报文学奖、诗路2000年年度诗人、优秀青年诗人奖等。
言叔夏,本名刘淑贞,出生于高雄,台湾作家。毕业于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
创作以散文为主。曾获花莲文学奖、台北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全国学生文学奖。代表作〈白马走过天亮〉获第七届林荣三文学奖散文三奖。
杨智杰,台湾台北市人,台湾青年诗人。作品曾获林荣三文学奖、全国优秀青年诗人奖、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出版及创作补助等,作品《小宁》入选文讯1970后台湾作家作品评选20年20本诗集,并获邀任德国柏林文学协会2021年驻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