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人遗制 编辑


《梓人遗制》是元代薛景石在1264年撰写的一部关于小木作的著作。原本失,仅有部分见《永乐大典》残卷18245匠字册和3518门字册中。匠字册前附有段成已写的序言,其中说明“匠”代表“以审曲面势为良”的大木作,而“梓”代表“以雕文刻缕为工”的小木作。
1
相关
格子门,也称为格扇,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在殿阁,民居房屋安装的戴格眼供采光的木门。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东亚地区的传统建筑也受中国影响而有格子门。宋李诫《营造法式》和元代薛景石《梓人遗制》中都称为格子门,清代称为格扇。一般房屋每间安装四扇高六尺至一丈二尺的格子门,狭窄的稍间安装两扇格子门就够了;如在檐额或梁柎下,则安装六扇双腰串格子门。
格子门,也称为格扇,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在殿阁,民居房屋安装的戴格眼供采光的木门。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东亚地区的传统建筑也受中国影响而有格子门。宋李诫《营造法式》和元代薛景石《梓人遗制》中都称为格子门,清代称为格扇。一般房屋每间安装四扇高六尺至一丈二尺的格子门,狭窄的稍间安装两扇格子门就够了;如在檐额或梁柎下,则安装六扇双腰串格子门。
格子门,也称为格扇,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在殿阁,民居房屋安装的戴格眼供采光的木门。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东亚地区的传统建筑也受中国影响而有格子门。宋李诫《营造法式》和元代薛景石《梓人遗制》中都称为格子门,清代称为格扇。一般房屋每间安装四扇高六尺至一丈二尺的格子门,狭窄的稍间安装两扇格子门就够了;如在檐额或梁柎下,则安装六扇双腰串格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