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卢瑟福 编辑
欧内斯特·拉塞福,第一代尼尔森的拉塞福男爵,功绩勋章皇家学会院士新西兰物理学家,世界知名的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麦可·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2
相关
盖革-马士登实验,又称卢瑟福散射,是1909年汉斯·盖革和欧内斯特·马斯登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散射实验。
欧内斯特·马斯登爵士,CMG CBE Military Cross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英格兰-新西兰物理学家。他因与欧内斯特·卢瑟福合作发现新的原子结构理论而知名。
卢瑟福陨击坑是坐落在火星欧克西亚沼区阿拉伯高地的一座撞击坑,中心坐标位于北纬19.2度、西经10.7度处,直径约107公里,其名称取自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1973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批准接受.
爱德华·内维尔·达·科斯塔·安德拉德爵士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作家和诗人,知名于与欧内斯特·卢瑟福一起确定了伽马射线的波长,证明其能量远高于X射线,1935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卢瑟福陨石坑是月球背面北半球一座年轻的小撞击坑,约形成于哥白尼纪,其名称取自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盖革-马士登实验,又称卢瑟福散射,是1909年汉斯·盖革和欧内斯特·马斯登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散射实验。
爱德华·内维尔·达·科斯塔·安德拉德爵士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作家和诗人,知名于与欧内斯特·卢瑟福一起确定了伽马射线的波长,证明其能量远高于X射线,1935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中子及其性质的发现是原子物理学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一项核心进展。欧内斯特·卢瑟福在20世纪初基于金箔实验的结果提出了较为粗略的卢瑟福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原子的质量与正电荷集中在非常小的原子核中。到了1920年,科学家发现了化学同位素,确定了原子量大约是氢原子质量的整数倍,并将原子序数认定为原子核具有的电荷量。科学界在1920年代普遍认为原子核是由当时已知的两种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混合构成的。不过这种模型与其他理论及实验结果存在抵触之处。
𬬻,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的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Rf,原子序数为104。𬬻是一种具极高放射性的人工合成元素,不出现在自然界中,只能在实验室内以粒子加速器少量合成。其寿命最长的已知同位素为Rf,半衰期约为1.3小时。𬬻是为纪念新西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而以他命名的。
盖革-马士登实验,又称卢瑟福散射,是1909年汉斯·盖革和欧内斯特·马斯登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散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