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道藏 编辑
《道藏》是一部汇集大量道教经典及相关书籍的大丛书,它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道教经典编排起来,当代习惯以《道藏》简称明朝明英宗正统十年出版的《正统道藏》和明神宗万历十五年出版的《万历续道藏》合印本。
1
相关
淮南子》原名《鸿烈》,又称作《淮南鸿烈》、《淮南内篇》、《淮南王书》、《刘安子》,作者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幕下的士人,成书于公元前139年以前,书名“鸿烈”,意思是大而明亮。《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对政治、哲理、天文、地理、自然、养生、军事都有所论述,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而以道家庄子为主,采纳儒家和阴阳家的观点,修正先秦道家的无为政治理论,发挥天人感应之说,是汉初各派学术思想的总汇,被视为诸子百家中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运用辞赋的笔法,文字浪漫诡奇,站在诸侯王的立场,反对汉朝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政策;书中所述自然论和宇宙生成论理性清晰,为后人信服,对后世道教和宋明理学都有所影响。《淮南子》在东汉,有许慎和高诱二家注释,明代收录于《正统道藏》,20世纪有英文和日文的全译本,以及法文和德文的节译本,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
道枢》是一部广集道教方术精要之类书。北宋末、南宋初道教学者曾慥编撰。“道枢”一词,出于《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曾慥取之以名书,含有道术精要之义。全书42卷,共108篇。《道枢》分篇辑录诸家之说,或采撷诸家炼养要语,附以评论,联缀成篇。其篇名多取自原作书。每篇题下,均用四言四句提示该篇要点及传授原委。此书内容包括内丹、外丹、存思、守一、服气、导引、咽纳、存神、炼精、内观、胎息、摄养等,为研究道教修炼特别是内丹术的重要著作。后被收入《正统道藏》和《道藏辑要》。
太上老君内观经,撰人不详,约出于隋唐之际,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云笈七签》亦收录此经。其创作与北方楼观道有关,但也受南方上清经思想的一定影响。经文托为太上老君所说,以南北朝隋唐道教的“重玄宗”之说,论述人之身心与道体的关系,主张“内观澄心”为长生登仙之本,其要旨与《洞玄灵宝定观经》、《常清静经》等诸多隋唐道教经论相合。
北斗本命延生真经,简称《北斗经》,与《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东斗主筭护命妙经》、《西斗记名护身妙经》及《中斗大魁保命妙经》合称为《五斗经》,据考应为北宋初蜀中道士所作,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上清大洞真经,或称《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该经为道教上清派一脉修行要典,被奉为上清经之首,据传若得此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南北朝末期,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该经要人奉道修心,强调烧香礼拜,诵经礼释,以广种福缘、积累功德。《中华续道藏》收有该书注解《太上无极大道三十六部尊经注解》三卷,孚祐帝君注。《无上内秘真藏经》赞扬此经“最尊最贵”,“包罗无外,妙入细微”。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又名《清静经》或《常清静经》,作者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道教称太上老君西游昆仑山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经仙人转传传授,葛玄笔录而传世。学者推断此经出于六朝或唐代,葛玄、洞玄灵宝定观经、正一真人之题记,当为依托者所题。从内容文字来看,此经似乎深受大乘佛教的中观哲学和初唐重玄宗学的影响。
敦煌道藏》,5巨册,李德范辑,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9年12月。20世纪初,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大批古代经典文书抄本,其中道教遗书抄本约有五百余件,其抄写时期在南北朝后期至唐朝中期约二百年的时间,尤其以唐高宗、武后至唐玄宗时代的抄本最多,其内容包括道家诸子、道教经典、科仪等约有一百多种道书,其中约有半数抄本是《正统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
五岳真形图,题为东方朔编,实际应出于汉末魏晋之际,为中国古代道士绘制的一种特殊山岳图,在道教中用以“辟兵凶逆”,为符箓之最古者。后世此书传本甚多,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玄部灵图类。另有《云笈七签》本,收入该书卷七九。今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内存此图碑刻。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又名《清静经》或《常清静经》,作者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道教称太上老君西游昆仑山之时,为西王母说常清静经,经仙人转传传授,葛玄笔录而传世。学者推断此经出于六朝或唐代,葛玄、洞玄灵宝定观经、正一真人之题记,当为依托者所题。从内容文字来看,此经似乎深受大乘佛教的中观哲学和初唐重玄宗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