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郡 编辑
武陵郡,中国西汉时设置的,在今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境。
1
相关
德山宣鉴,唐代剑南道简州人,禅宗大师。法嗣于龙潭崇信禅师。俗姓周姓,因精通《金刚经》,时人誉为“周金刚”。少年出家,二十受具足戒,初先究律宗,后习禅法。少年时在北宗,学习北宗禅,著作《青龙疏钞》,讲解经义。后访澧阳郡龙潭崇信禅师,在龙潭引领之下悟道,体会禅门本意,焚烧疏钞。悟道后,在澧阳传道三十年,遭遇会昌法难,隐修避难。大中初年,武陵郡太守薛廷望建古德禅院,“礼请”宣鉴禅师入为住持。时以“棒打”接引学人,人称“德山棒”。唐咸通六年圆寂,享寿八十四,僧腊六十五。敕谥见性大师。
巫黔郡,中国古郡。原为楚地。战国时,秦国在楚巫、黔中郡及江南地的基础上设巫黔郡,故辖境较大。秦灭六国之战后,析出江南地,分置洞庭郡、苍梧郡,原楚国巫郡部分划入南郡。其辖地主要在长江三峡及黔江流域。汉初废郡,北部划入南郡,南部划入洞庭并改称武陵郡
洛要县,古县名。东魏武定七年置武陵郡,领上鲜县、洛要两县,洛要县为梁高密县改称。北齐天保元年移武陵郡治此,北周仍之,隋朝开皇三年裁废,后为洛要镇。故址在今赣榆县沙河镇城子村。
沙摩柯,三国时期武陵郡五溪蛮首领,在夷陵之战中相助蜀军作战,阵亡。
隋灭南陈后,废武陵郡,以临沅县、沅南县和汉寿县置武陵县。唐朝时属朗州、武陵郡。北宋时,朗州改鼎州,南宋时,鼎州又升为常德府。元朝时,属常德路。明朝清朝仍属常德府。皆为治所所在。清朝时,评价:冲繁疲难。清末宣统三年10月,裁县留府,常德府仅辖武陵县地。民国二年9月,府废,仍为武陵县,10月改名常德县。
隋灭南陈后,废武陵郡,以临沅县、沅南县和汉寿县置武陵县。唐朝时属朗州、武陵郡。北宋时,朗州改鼎州,南宋时,鼎州又升为常德府。元朝时,属常德路。明朝清朝仍属常德府。皆为治所所在。清朝时,评价:冲繁疲难。清末宣统三年10月,裁县留府,常德府仅辖武陵县地。民国二年9月,府废,仍为武陵县,10月改名常德县。
曹寅,东汉末年官员,担任武陵郡太守。
戴昌的父亲戴烈官至东吴的左将军。赤乌十三年,魏军围南郡、攻西陵,戴烈与陆凯前去抵御。戴昌后来官至太尉,盛彦八岁时,拜访戴昌,戴昌赠诗给他看,盛彦于坐相答。孙吴灭亡,戴昌担任武陵郡太守。戴昌善谈论,与潘京谈论时,潘京假托之言应付,戴昌以为他不如自己,笑着打发他走,让他找自己的儿子戴渊,潘京才高谈阔论。戴昌偷听,叹服道:“才能是不可假借的。”于是父子都敬服潘京。戴昌官至会稽郡太守。
五谿蛮,亦称武陵郡蛮,“谿”意思同“溪”,东汉三国时期因所居地有五条河流或溪流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