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 编辑
水星中国古称辰星;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天文学家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配水星,因此正式把它命名为水星。
1
相关
地壳,在地理学中是指一个星球最外层的实心薄壳,可以用化学方法将它与地幔区别。地球,月球,水星,金星,火星以及其它星球的地壳大部分都是由火成岩形成的,星球的地壳比起它们的地幔有更多的不相容成分。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一组太空科学研究队发现了已知最热的行星。随着一些具有太阳大小的天体被发现,“行星”一词的科学定义似乎更形迫切。历史上行星名字来自于它们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们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阳系内肉眼可见的5颗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经被人类发现了。16世纪后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人类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颗行星。望远镜被发明和万有引力被发现后,人类又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还有为数不少的小行星。20世纪末人类在太阳系外的恒星系统中也发现了行星,截至2013年7月12日,人类已发现2000多颗太阳系外银河系中的行星。
后期重轰炸期,又称晚期重轰炸,是指约于41亿年前至38亿年前,即于地球地质年代中的冥古宙及太古宙前后,推断在月球上发生不成比例的大量小行星撞击坑的事件,在地球、水星、金星及火星亦同样发生。这个事件的证据主要是基于在月球取得的样板的测年结果,大部分陨击熔岩都是在一段相当短的时间内形成。有很多的假说尝试解释进入太阳系内侧的小行星或彗星碎片的成因,但却仍未有共识。其中一个著名的理论是指当时类木行星正进入轨道,引力将在小行星带或古伯带的物体抛入同心轨迹并撞向类地行星。虽然如此,有些争议指这些月球样板的数据并不一定来自这种灾难事件,而测年的结果聚集在同一段时间是因在同一的撞击盆地取样所致。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西方称火星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所以在英语中,火星是玛尔斯的意思,通常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而称之为荧惑。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质量、体积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当,但绕太阳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在地球上,火星肉眼可见,亮度可达-2.91,只比金星、月球和太阳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比木星暗。火星距离地球最近在5400万公里。
水德星君,又称水德真君,是道教信奉的自然水神,为水星之星君,为水官大帝部属,亦有说水德星君与水官大帝为同一神,掌管天下一切江海河渎事务。诞辰众说纷纭,通说为正月二十日,一说正月十六日;或者由正月十六日开始作醮直到二十日,二十一日恭送真君回天。许多客家人认为水德星君即是水官大帝,于是在下元节于各个水圳祭之。
星期三,又称礼拜三或周三。是指一周中星期二之后、星期四之前的那一天。星期三是一周的第四天,星期三的拉丁语名字是,即水星日或墨邱利日;法语是,西班牙语是,他加禄语是,均来源于拉丁语;英语是,来源于日尔曼主神Woden,即大神奥丁。俄语是,意思是“中间那一天”。
射纹系统包括从撞击坑喷发过程中抛出的纤细纵向条纹,这许多的条纹看起来有点像来自轮子枢纽的辐条。这些直线经常有较大喷发物造成的二次与后续撞击伴随着,向外延伸原始的撞击坑直径的数倍。在月球、水星、金星和太阳系内其它的行星的一些天然卫星上,都确认了一些射纹系统。原先我们认为射纹系统只存在没有大气层的行星或卫星上,但最近在来自火星轨道上的2001火星奥德赛号的热辐射成像系统成像的火星红外线影像上也发现了射纹系统。
芭蕉撞击坑是一个位于水星上的撞击坑。该撞击坑直径只有约80公里,但它明亮的射纹系统使它成为水星上容易被识别的地理特征一。除了它大范围射纹系统以外,水手10号还拍摄到它有不规则形状分布的暗色物质环。
北斋撞击坑水星上一个有射纹系统的撞击坑,于1991年由金石深空通讯体系的雷达影像发现。起初被编为 feature B。它的外观因为和其他撞击坑有极大的差异,因此一度被认为是盾状火山。不过在2000到2005年间进一步以阿雷西博天文台观测的结果显示它是有大范围射纹系统的撞击坑。该射纹系统在雷达影像中相当明亮,代表它是年轻的地质结构。刚形成的撞击喷发物表面相当崎岖,会造成强烈电波散射。
恩基,又译为恩奇,是苏美神话中的一位水神,后在阿卡德和巴比伦神话中被称为埃亚。他原本是埃利都的守护神,但后来对他的崇拜遍及整个美索不达米亚以及迦南、赫梯、胡里特等民族。他是工艺、恶作剧、水、海水、湖水、聪慧和创造之神。他与被称为埃亚星群的南方星座带,以及飞马座区域的“AS-IKU”星座有关联,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始,他的简称被以数字“40”代之,该数字被称作他“神圣的数字”。与巴比伦纳布有关联的水星,被认为是恩基。苏美语的“En”原本是高级祭司的称号,后来引申有“王”的意思,而 “ki”是“大地”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大地之王”。恩基并非创世神,但却是文明的创造者,在美索不达米亚众神中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