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 编辑
泉州府,明朝时设置的清朝沿用。府城东有洛阳桥
1
相关
大稻埕,雅称稻江、稻津,是台北市大同区西南部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因具有大片晒稻谷的空地而得名。咸丰元年泉州府同安县人林蓝田为躲避海盗洗劫,自鸡笼迁至大稻埕经商并开设店铺,开始大稻埕的商业活动。咸丰三年泉州三邑人与同安人为艋舺码头的泊船权利,发生顶下郊拼分类械斗事件,下郊的同安人无力抵抗,于是带着自身信仰的霞海城隍败逃至大稻埕,大稻埕旁淡水河的码头交易逐渐兴起。咸丰十年淡水港开港后,大稻埕成为台北最繁华的物资集散中心,以茶叶与布料的贸易为主。大稻埕的茶叶贸易在洋行的带领下,不仅市场扩大,更造就惊人的财富与繁荣。进入台湾日治时期后日商抵制洋行势力,转而以日本与东南亚为主要市场。战后大稻埕因淡水河淤浅逐渐失去河港功能,且台产茶叶不敌锡兰红茶的竞争而逐渐没落。之后台北市区向东发展、人口大量外移,大稻埕成为台北市外围的老旧市区。
王慎中,表字道思,初号南江,更号遵岩居士。因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安海镇人,历官山东学政、河南参政等。慎中为唐宋派宗师,崇尚内容丰富、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反对前七子、后七子复古文风。
施琅,本名施郎,降清后改名“施琅”。表字尊侯,号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人,祖籍河南固始。南明末清朝初军事家,武术家,明郑降清将领,封一等靖海侯,谥襄庄,赠太子太傅。其长子施世纶,曾任漕运总督,次子施世骠统领清兵到台湾平定朱一贵。
台湾闽南人 是台湾的台湾汉人族群中最大的一支,亦为台湾人口最大的族群,源自中国闽南及广东省部分地区,主要文化习俗为与闽南文化相似的台湾汉族,母语为台湾话,惟受台湾战后时期国语政策的影响,亦以中华民国国语为通用语。在此族群的组成中,祖籍位于福建省泉州府的泉州裔台湾人以及漳州府的漳州裔台湾人人数超过五分之四,其余为福建省龙岩直隶州的龙岩人以及广东省潮州府的潮州裔台湾人和惠州府的海陆丰人。其他闽民系如福州府的福州民系及兴化府的兴化民系移民来台后融入于闽南人。除了汉族以外,漳州畲族及泉州穆斯林移民来台后亦以闽南人视之。
郑聪,字哲顺,号怡堂,福建省泉州府武荣安海镇人,为延平王郑成功次子、东宁王朝宗室列表。娶明鲁王朱以海庶女,其妻的同母姊妹朱氏在夫死后亦迁居台湾,后人称为鲁王公主。
玛莉亚·柯拉蓉·“柯莉”·许寰哥·艾奎诺,亦称柯拉蓉,本名许娜桑,华文媒体通常简称阿基诺夫人,菲律宾第11任菲律宾总统,亦是菲律宾及亚洲首位民选女总统,1986年至1992年在任。出身于富裕的闽南家族“许寰哥家族”,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鸿渐村;柯拉蓉曾自称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婚前姓名为Maria Corazon Sumulong Cojuanco;其长子贝尼格诺·阿基诺三世在2010年6月30日至2016年6月30日亦担任总统;其女姬丝·阿基诺为菲律宾演员。
何乔远,表字穉孝,号匪莪,隐居镜山,人称镜山先生,福建泉州府晋江县衮绣铺东街菜巷人。明朝政治人物。曾任主事、郎中、经历、光禄寺少卿、光禄卿、通政使、南京工部侍郎等官。年七十四。赠工部尚书。著有《闽书》、《名山藏》等。
蔡牵,一作蔡骞,为清朝乾嘉年间的一名海贼领袖、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出身的福佬人,活跃并称霸于台湾海峡,受众人尊称为“大出海”。后来于淡水区建立政权,年号光明,号镇海威武王,并持有“光明正大”玉玺。建国之后长期与清军交战,然先盛后衰,最终在与清将王得禄、邱良功的一场海战中彻底败阵,以自己的火炮炸船自杀。
吴天策,字元雱,号澹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民籍南安县人。
林道推,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同安县西南隅东市人,明朝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