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汉城位于中国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大通江畔得汉城村得汉城东、南门外崖壁上。,是南宋南宋四川置制司抗蒙山城之一。得汉城坐落于三面环水的三层台地之上,每层台地都十分陡峭,类似一圈天然城墙,城内则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是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据点,抗蒙“川中八柱”之一。得汉城建于淳祐九年,时任南宋四川安抚制置使的余玠将此城命名为“得汉”,取收复汉中之意,并且将洋州治所移至得汉城。南宋军民在此坚守长达15年,直至景定五年才被元军诱降。得汉城原筑有四门,现仍保存有城墙和东、南、北三座城门,城内同时还存有炮台、衙署、鼓楼、监狱、天池、水井等遗址。得汉城南门旁历代游人凭吊得汉城的题记、诗文等石刻以“得汉城摩崖石刻”的名义于2012年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得汉城遗址于2014年列为巴中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从楚年轻时事奉朱瑄为帐下,朱瑄败,归附梁太祖朱温,为四镇牙校,管理诸军。天祐八年,跟随王景仁作战,柏乡之战战败,张从楚与别将曹儒收残众,退保相州。晋王李存勗率领晋军攻魏州,张从楚率军自黎阳将渡黄河。当时后梁大恐,河中无舟,张从楚怕被晋军攻所逼,剽掠黎阳、临河、内黄至魏州,归降晋王。晋王赐他姓名李绍文,分其两将三千人为左右匡霸军旅,令李绍文、曹儒分别统率。李绍文跟随周德威讨刘守光,进升为检校司空,移将匡卫军。天祐十二年,授为博州刺史,在故元城击败刘𬩽,历任贝州、隰州、代州三州刺史,领天雄军马步副都将,屯守德胜。跟随阎宝讨张文礼,为马步军都虞候。李嗣源收郓州,以李绍文为右都押衙、马步军都将,参与在中都击败王彦章。同光年间,历徐州武宁军节度使、滑州义成军节度使二镇节度副使,知府事。同光三年,跟随从郭崇韬讨前蜀,为洋州节度留后,领镇江军节度使。唐明宗天成初年,为武信军节度使,在武信军节度任上去世。
金洋州本为隶兴元路的金州、洋州,1238年,有雷、李二将挈民户归附蒙古帝国,窝阔台大汗令迁至成州,自行金洋州事。元朝建立后废除金洋州。
后蜀建立,为孟知祥避讳,改洋州置源州,治所在兴道县。下辖兴道县、西乡县、黄金县、真符县,作为武定军节度使的治所。辖境相当今陕西省西乡县、洋县、镇巴县、佛坪县等县地。965年,北宋灭后蜀,将源州复为洋州。
唐朝武德七年置,治今陕西省镇巴县南。先后属洋州、洋川郡。大历元年移治今西乡县南,宝历元年废。
北魏景明年间置,治所在今陕西省西乡县。属洋州。辖今陕西省西乡、镇巴县等县一带。隋朝开皇三年废。唐朝天宝元年又改洋州为洋川郡,治所在兴道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西乡、洋县、镇巴、佛坪县等县地。下辖西乡县、兴道县、黄金县、洋源县、华阳县。乾元元年复为洋州。
张从楚年轻时事奉朱瑄为帐下,朱瑄败,归附梁太祖朱温,为四镇牙校,管理诸军。天祐八年,跟随王景仁作战,柏乡之战战败,张从楚与别将曹儒收残众,退保相州。晋王李存勗率领晋军攻魏州,张从楚率军自黎阳将渡黄河。当时后梁大恐,河中无舟,张从楚怕被晋军攻所逼,剽掠黎阳、临河、内黄至魏州,归降晋王。晋王赐他姓名李绍文,分其两将三千人为左右匡霸军旅,令李绍文、曹儒分别统率。李绍文跟随周德威讨刘守光,进升为检校司空,移将匡卫军。天祐十二年,授为博州刺史,在故元城击败刘𬩽,历任贝州、隰州、代州三州刺史,领天雄军马步副都将,屯守德胜。跟随阎宝讨张文礼,为马步军都虞候。李嗣源收郓州,以李绍文为右都押衙、马步军都将,参与在中都击败王彦章。同光年间,历徐州武宁军节度使、滑州义成军节度使二镇节度副使,知府事。同光三年,跟随从郭崇韬讨前蜀,为洋州节度留后,领镇江军节度使。唐明宗天成初年,为武信军节度使,在武信军节度任上去世。
得汉城位于中国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大通江畔得汉城村得汉城东、南门外崖壁上。,是南宋南宋四川置制司抗蒙山城之一。得汉城坐落于三面环水的三层台地之上,每层台地都十分陡峭,类似一圈天然城墙,城内则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是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据点,抗蒙“川中八柱”之一。得汉城建于淳祐九年,时任南宋四川安抚制置使的余玠将此城命名为“得汉”,取收复汉中之意,并且将洋州治所移至得汉城。南宋军民在此坚守长达15年,直至景定五年才被元军诱降。得汉城原筑有四门,现仍保存有城墙和东、南、北三座城门,城内同时还存有炮台、衙署、鼓楼、监狱、天池、水井等遗址。得汉城南门旁历代游人凭吊得汉城的题记、诗文等石刻以“得汉城摩崖石刻”的名义于2012年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得汉城遗址于2014年列为巴中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