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属 编辑
海马属是属于海龙科的一类辐鳍鱼。它是一种小型海洋生物,身长5-15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在希腊神话中,海马被视作为海神的坐骑。
10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刺海马为辐鳍鱼纲棘背鱼目海龙鱼科海马属的鱼类,俗名长棘海马。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日本、新加坡、红海、台湾岛以及东海、南海、夏威夷群岛、法属波里尼西亚等海域,栖息深度可达82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本鱼背鳍软条18枚;臀鳍软条4枚;胸鳍18枚。体环11+35-36。头冠不高,尖端具4-5细而尖锐的小棘。吻细长,呈管状;吻长大于或等于眶后之头长。体上各骨环接结处及头部的小棘特别发达,仅后部尾环的小棘不甚明显。这是刺海马有别于其他种类的特征。体为淡黄褐色,背鳍近尖端具一纵列斑点,臀、胸鳍淡色,体上小棘尖端呈黑色,体长可达17公分。栖息在有遮蔽的珊瑚礁区,属肉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卵胎生,可作为观赏鱼。
克氏海马也称大海马、葛氏海马、琉球海马、线纹海马,为一种近海暖水性鱼类,属于辐鳍鱼纲棘背鱼目海龙科海马属的其中一种。
冠海马为辐鳍鱼纲棘背鱼目海龙鱼科海马属的鱼类。原产日本,也可在中国黄海、渤海等海域出现,体长可达10.8公分,栖息在海藻床,属肉食性,卵胎生,被捕捉当中药使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斑海马为海龙鱼科海马属的鱼类,俗名三斑海马。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新加坡、南洋群岛的沿海、台湾岛以及东海、南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洋和中国各海域。本鱼体形较大,体长10-18公分;背鳍软条20-21枚;臀鳍软条4枚;胸鳍软条17-18枚。体环11+40至41个。头冠短小,顶端具5个短小突棘。吻管较短,不及头长的1/2。体节1、4、7、11骨环,尾节1、5、9、13、17骨环,背方接结呈隆起状脊,背侧方棘亦较其他种类为大。体黄褐色乃至黑褐色,眼上具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各具一大黑斑,是三斑海马与其他种类的明显特征,栖息在礁石附近的砂石混合区,属肉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可作为观赏鱼。
斯洛文尼亚海马为辐鳍鱼纲海龙鱼目海龙鱼科海马属的其中一种鱼类,现已灭绝,该物种生活于1300万年前,其化石与撒尔马提亚海马一起于2005年在斯洛文尼亚发现。
撒尔马提亚海马为辐鳍鱼纲海龙鱼目海龙鱼科海马属的一种鱼类,生活于1300万年前,化石于2005年在斯洛文尼亚发现。
斑海马为海龙鱼科海马属的鱼类,俗名三斑海马。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新加坡、南洋群岛的沿海、台湾岛以及东海、南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洋和中国各海域。本鱼体形较大,体长10-18公分;背鳍软条20-21枚;臀鳍软条4枚;胸鳍软条17-18枚。体环11+40至41个。头冠短小,顶端具5个短小突棘。吻管较短,不及头长的1/2。体节1、4、7、11骨环,尾节1、5、9、13、17骨环,背方接结呈隆起状脊,背侧方棘亦较其他种类为大。体黄褐色乃至黑褐色,眼上具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各具一大黑斑,是三斑海马与其他种类的明显特征,栖息在礁石附近的砂石混合区,属肉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可作为观赏鱼。
斑海马为海龙鱼科海马属的鱼类,俗名三斑海马。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新加坡、南洋群岛的沿海、台湾岛以及东海、南海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洋和中国各海域。本鱼体形较大,体长10-18公分;背鳍软条20-21枚;臀鳍软条4枚;胸鳍软条17-18枚。体环11+40至41个。头冠短小,顶端具5个短小突棘。吻管较短,不及头长的1/2。体节1、4、7、11骨环,尾节1、5、9、13、17骨环,背方接结呈隆起状脊,背侧方棘亦较其他种类为大。体黄褐色乃至黑褐色,眼上具放射状褐色斑纹,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各具一大黑斑,是三斑海马与其他种类的明显特征,栖息在礁石附近的砂石混合区,属肉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可作为观赏鱼。
克氏海马也称大海马、葛氏海马、琉球海马、线纹海马,为一种近海暖水性鱼类,属于辐鳍鱼纲棘背鱼目海龙科海马属的其中一种。
管海马为辐鳍鱼纲棘背鱼目海龙鱼科海马属的鱼类,俗名库达海马。其繁殖过程独特,交配时雌性将卵子转移到雄性管海马的育儿袋中。受精作用何时进行仍然不明,但经受精后的合子至少会留在受儿袋中四至五星期,直至雄性管海马将它们喷出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