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南北半球之间的分界是火星最明显的地理特征,该分界线是崎岖的南半球陨击高原和平坦的北半球盆地分界线。两个半球间的高程差约 1 至 3 公里。而火星地壳平均厚度是 45 公里;而南半球地壳厚度约 58 公里,北半球则是 32 公里。
6
环形模具陨石坑是火星上一种看上去像烘焙用环形模具的撞击陨石坑。这种陨坑发现于火星上部分埋藏有冰的区域,据信,它们是因陨石撞击到被碎屑覆盖的冰层而形成。实验室模拟证实,撞击冰层上的结果会形成“环形模具形状”。它们也比小行星撞击固体岩石形成的陨石坑更大,撞击到冰中会使冰变热,并融化成环形模具形状。这些陨石坑常见于舌状岩屑坡和线状谷底沉积中。在都特罗尼勒斯桌山群一道沿火星分界线分布的峡谷—马墨耳斯谷中发现了很多。它们可能是未来火星定居者寻找水冰的一条捷径。
梅杜莎槽沟层是火星上一处可能起源于火山的大型地质单元,它取名自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而”槽沟”一词是拉丁语“深沟”之意。该地貌约位于南纬5°、东经213°处,横跨塔尔西斯和埃律西昂火山区附近的火星分界区,其范围涵盖亚马孙区、塔尔西斯区、门农区、埃律西昂区和埃俄利斯区等五大区域的部分地区。
普罗敦尼勒斯桌山群是火星伊斯墨诺斯湖区的一处区域,其中心坐标为北纬43.86°、东经 49.4°,东西范围为东经59.7°至东经37°,南北二端为北纬39.87°到北纬47.06°。普罗敦尼勒斯桌山群位于都特罗尼勒斯桌山群与尼罗瑟提斯桌山群之间,它们都坐落在火星分界区内,1973年,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接受了普罗敦尼勒斯桌山群的命名。
都特罗尼勒斯桌山群是火星上一处方圆937公里的区域,其中心坐标为北纬43.9°、西经337.4°处,它东西横跨西经344°–西经325°,南北覆盖北纬40°–北纬48°。都特罗尼勒斯桌山群区坐落于阿拉伯台地北部,并被包含在伊斯墨纽斯湖区内。它紧邻火星火星分界,处于古老崎岖的南部高地和北半球低地平原之间。该地区分布着众多可能形成于过去某个冰川期的平顶瘤状地形,东面则是普罗敦尼勒斯桌山群和伊斯墨诺斯槽沟群。目前该地区依然存有冰川,据估计至少有一道冰川形成于最近1万至10万年前,从最近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探测表明,都特罗尼勒斯桌山群部分地区确实蕴藏着水冰。
河谷系统是火星表面类似地球河流流域的枝状分支谷道,主要侵蚀在火星火星分界地形中,通常形成于诺亚纪时期。单条河谷宽度一般不到5公里,但长度可能会在火星表面绵延数百甚至数千公里。
哈格雷夫斯陨击坑是火星大瑟提斯区一座形成于赫斯珀里亚纪时期的复杂双层喷射物撞击坑。它位于大瑟提斯高原火山平原及伊希斯平原内尼利堑沟群靠近火星分界区附近。哈格雷夫斯一直是火星上的重点研究目标,因为它的喷射物覆盖层在火星同类陨坑中保存得尤为完好,并被比作地球类似物的双层喷射覆盖层,如首个作为此类陨坑形成模型的里斯撞击结构。
伊斯墨诺斯槽沟群 是火星伊斯墨纽斯湖区中一处不规则山谷区,纵横范围约为287公里,它的中心坐标位于北纬41.31°、东经38.35°处,紧邻古老崎岖的南部高地和北半球低地平原之间的火星火星分界。
锐蚀地形 是火星某些区域共有的一种表面特征并发现于水手9号所拍摄的照片中。它位于两种不同的地形之间,火星表面可分为火星分界:覆盖了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低矮、年轻、无陨坑的平原;以及覆盖了南半球和一小部分北半球的高耸、古老、陨坑遍布的区域。介于这两种区域间的地区被称为火星分界区,其中部分包含了锐蚀地形。这种地形混杂着悬崖、平顶山、地垛群以及直壁和蜿蜒的峡谷,还包含有紧挨陡崖的平坦低地和1-2公里高的陡坡或悬崖,该地区的河谷有宽阔平坦的地表和陡峭的崖壁。锐蚀地形出现在阿拉伯台地北部区北纬30°至50°、西经270°至360°之间;以及埃奥利斯桌山群中北纬10°至南纬10°、西经240°至210°之间,锐蚀地形两个典型的示例是都特罗尼勒斯桌山群和普罗敦尼勒斯桌山群。
尼罗瑟提斯桌山群位于火星卡西乌斯区,其中心坐标为北纬36.87°、东经67.9°,它的东西经度分别为74.4°E和 51.1°E;南北纬度分别是 29.61°N和 36.87°N[2]。尼罗瑟提斯桌山群正对着西面的普罗敦尼勒斯桌山群,二者都坐落在火星分界上。该桌山群纵横约705公里,取名自火星古典反照率特征,1973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