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 编辑
《申报》原先全称《申江新报》,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为英商安纳斯脱·美查。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战役后,因意识形态不同且《申报》为中国国民党党产争议中国共产党宣布立即停刊。前后总计经营77年,共出版25600期,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仅次于《中央日报》、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史量才,原名家修,祖籍江苏省江宁县。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报业家,《申报》掌门,办报之余,曾编著《称谓杂记》。于1934年返沪途中遭到暗杀。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是梁启超于1915年8月20日在中国上海《大中华》月刊发表的长篇文章,批驳筹安会劝进袁世凯称帝之意图。当时袁世凯一方加紧控制言论,支持共和的报纸纷纷遭到镇压。此文一出即引起全国各界强烈反响,《申报》、《时报》等迅速转载,全国反袁运动达到一个高潮。
申报馆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的报社大楼,位于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山东路与汉口路的西南转角。1916年—1918年,拆除原有2层砖木结构老楼,重建为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厦,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檐口和二楼阳台的装饰为古典主义风格。1949年5月27日申报停刊后,该楼转给解放日报社使用。现在该楼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张蕴和,名葆元,字蕴和,笔名默,上海松江人,曾任《申报》总主笔。
淞隐漫录》清 王韬刻印于光绪初年的短篇小说集;各篇原发表在上海《申报》副刊《画报》,历时三年余。《淞隐漫录》的体裁和题材都仿照蒲松龄《聊斋志异》,但取材范围较《聊斋志异》广,包括多篇关于日本艺妓和欧洲美女的故事。《淞隐漫录》是王韬“追忆三十年来所见所闻,可歌可愕之事,聊记十一,或触前尘,或发旧恨...时与泪痕狼籍相间。”
浙江民人葛品连身死案,俗称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发生于大清浙江省余杭县的一件冤案,事缘同治十二年年末葛品连暴毙,其妻小白菜却被诬指与新科举人杨乃武谋奸毒杀丈夫,后因为仵作错判尸格、知县刘锡彤刑讯逼供下酿成冤案,后因《申报》持续报道引起朝野关注,杨乃武家属在北京的浙籍官员协助下两次到北京上诉至两宫太后处,案情经过多次重审维持原判后移交北京刑部,刑部开棺验尸确认葛品连非系毒死,最终光绪三年刑部判决被告小白菜和杨乃武、原告沈喻氏及一干证人因伪证诬陷从轻判处杖责等刑,主审官员刘锡彤及仵作、门丁俱从重判处,其余参审官员大多以革职论处。
大晚报》创刊于1932年的上海,是中国现代民营报业著名“四社”之一,创办人张竹平,经理兼主笔曾虚白。1932年2月12日,该报试发《国难特刊》。在曾虚白主持下,该报发行两个星期不到,销量已超过5万份,而且短短几个月的工夫,销量便一举达到8万份,超过《申报》、《新闻报》等老牌大报在上海的销量。“大晚夜报,夜饭吃饱”的童谣唱遍了上海的每一个角落,《大晚报》受读者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在《大晚报》出现前的上海报界,晚报只是不入流的小报,而它的迅速崛起令报界刮目相看,也引起了很多同业办晚报的兴趣,数月间新发刊的晚报有四、五种之多。《大晚报》的成功,堪称中国现代晚报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
江西暂行县自治条例》,一共有九十二条款项,由江西议会议员卢建侯、刘子贞、葛第春、张小宋于1921年11月的第三届议会提出,被附于《江西暂行县市乡自治条例案》之中。提案理由书及条例刊载于1922年4月3日-6日的《申报》及1922年4月18日-20日的《大公报》。
韩邦庆 曾用名寄,字子云,别署太仙、大一山人、花也怜侬、三庆,江苏松江区人。幼随父居于北京,后多次科举落第,遂于上海为《申报》撰写文稿。1892年,他开办了中国第一份小说期刊《海上奇书》,并在此书上连载了他的小说《海上花列传》。而他在《海上花列传》成书出版后不久便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史量才,原名家修,祖籍江苏省江宁县。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报业家,《申报》掌门,办报之余,曾编著《称谓杂记》。于1934年返沪途中遭到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