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显微镜 编辑
电子显微镜是使用电子来展示物件的内部或表面的显微镜
8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锂钴氧化物,也称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一般使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电极材料。LiCoO2的结构巳借助X光绕射、电子显微镜和中子粉末绕射等技术研究清楚。锂原子层处于钴和氧原子形成的正八面体的平板之间;这个结构与理论预测的结构相吻合。
蒙脱石是一种很软的硅酸盐矿物,属于蒙皂石族的粘土矿物,形成于水中沉降的微晶聚集体。命名取自法国城市蒙莫里永。蒙脱石是一种2:1的黏土,即微观结构上为两层硅氧四面体夹一层铝氧八面体,铝的位置部分被镁同晶取代。蒙脱石片状颗粒平均直径为1微米,厚度0.96纳米。在25,000倍放大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单个黏土颗粒。蒙皂石族的矿物还有皂石。
弗拉基米尔·科斯马·佐利金一作兹沃里金,美籍俄裔发明家、工程师,电视技术先驱者。佐利金以阴极射线管发展出一套发射和接收系统。他在1930年代早期在电视实际应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贮存式摄像管、红外图像管和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做了贡献。一些传记家把他称作电视的真正发明者,虽然在此问题上尚存有争议。
基思·R·波特是一位加拿大裔美国人细胞生物学家,是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先驱,曾获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颁发的第一届E·B·威尔逊奖章。
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鲁斯卡,德国物理学家,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是一种电子显微镜,其通过用聚焦阴极射线扫描样品的表面来产生样品表面的图像。
弗里蒂弗·S·斯特兰德是一位瑞典医生和组织学家,毕业于卡罗林斯卡学院,是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的先驱。
雷斯特·革末,是一位美国物理学家。他与克林顿·戴维森,在戴维森-革末实验里,共同合作证明了物质的波粒二象性。这实验更证实了量子力学的正确性,使得那时刚创立的量子力学,获得了物理学家的广泛接受。后来,因为这重大的贡献,戴维森和乔治·汤姆森一起荣获 193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戴维森-革末实验也为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革末在热离子学 、金属冲蚀 、接触力学等等学术领域,都有很大的贡献。
迈耶狸藻为狸藻属似多年生植物中型食虫植物。其种加词“meyeri”来源于德国植物采集者H·迈耶。迈耶狸藻为巴西马托格罗索州东部和戈亚斯州西部的特有种。迈耶狸藻陆生于沼泽或季节性积水的草地或湿地中,海拔分布范围为400米至600米。1901年,罗伯特·克努兹·弗里德里希·皮尔格正式描述了迈耶狸藻。1967年,彼得·泰勒将其视为竖花狸藻的同物异名。但之后他检查了两者的种子电子显微镜照片,又再次将它们分为了两个物种。
显微镜学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用肉眼不能看到的物体和物体区域的一个技术领域。有三个众所周知的显微镜学分支: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