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 编辑
磁化强度,又称磁化向量,是衡量物体的磁性的一个物理量,定义为单位体积的磁偶极矩,如下方程式: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永久磁体是指能够长期保持其磁性的磁体,也就是日常生活所使用的一般磁铁。如天然的磁石和人造磁铁等。磁铁中除永久磁铁外,也有需通电才有磁性的电磁铁。永久磁体也叫硬磁体,不易失磁,也不易被磁化。但若永久磁体加热超过居里温度,或位于反向高磁场强度的环境下中,其磁性也会减少或消失。
回旋动理学是在磁化等离子体当中,带电粒子的轨迹是一个围绕磁力线的螺旋运动。它可以解耦为一个快速的回旋运动和和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慢的导心运动。对于等体中的许多问题,只需要考虑后者就已经足够了。不论是传统的回旋平均,还是现在的李坐标变换,由于去除了不必要的回旋相位角这一维数,使得计算得到了简化。
永久磁体是指能够长期保持其磁性的磁体,也就是日常生活所使用的一般磁铁。如天然的磁石和人造磁铁等。磁铁中除永久磁铁外,也有需通电才有磁性的电磁铁。永久磁体也叫硬磁体,不易失磁,也不易被磁化。但若永久磁体加热超过居里温度,或位于反向高磁场强度的环境下中,其磁性也会减少或消失。
铁磁性,又称作强磁性,指的是一种材料的磁性状态,具有自发性的磁化现象。各材料中以铁最广为人知,故名之。
磁饱和是铁磁性或亚铁磁性材料中的一种特性。在磁饱和之前,若增大外加磁场强度H,材料会磁化,磁通密度B会对应增加,但当磁场强度H大到一定程度,磁通密度B只会因真空磁导率而缓慢增加,此即为磁饱和。
磁致伸缩效应指的是对软磁体进行磁化后,其形状、大小会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该现象在19世纪中叶被人们发现。磁致伸缩现象具有各向异性。当长度为l的磁性材料在磁化方向上的长度变化为Δl时,磁致伸缩率可表示为:λ=Δl/l。由于磁致伸缩率一般在10以下,所以对磁致伸缩效应的应用远不如对压电效应的应用广泛。到20世纪60、70年代后,发现了伸缩率在10的超磁致伸缩材料。磁致伸缩效应才重新受到重视。
在电磁学中,磁化率是表征物质在外磁场中被磁化程度的物理量。
在电磁学中,磁导率是一种材料对一个外加磁场线性反应的磁化程度。磁导率通常用希腊字母Μ来表示。该形式由奥利弗·赫维赛德于1885年9月创造使用。
德哈斯-范阿尔芬效应;是指纯金属晶体的磁化强度随外加磁场的增加而发生振荡的现象。它是一种量子力学效应。产生这种效应的物理原因是由于金属晶体的电子能态的“朗道量子化”引起的。此时金属的电子在磁场中,只能以一系列轨道量子化状态存在;由于电子占有朗道量子化状态的数目随磁场而改变,因此,移动磁场,就可观察到金属晶体的磁化强度随磁场倒数而周期振荡。
磁致伸缩效应指的是对软磁体进行磁化后,其形状、大小会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该现象在19世纪中叶被人们发现。磁致伸缩现象具有各向异性。当长度为l的磁性材料在磁化方向上的长度变化为Δl时,磁致伸缩率可表示为:λ=Δl/l。由于磁致伸缩率一般在10以下,所以对磁致伸缩效应的应用远不如对压电效应的应用广泛。到20世纪60、70年代后,发现了伸缩率在10的超磁致伸缩材料。磁致伸缩效应才重新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