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 编辑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赵氏,是少昊的后裔,源自今山东地区。
3
相关
秦赵平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两诸侯国之间的一次战役,发生于公元前234年。是次战役之前的公元前236年,秦军趁赵国攻打燕国之际连续攻下赵国漳河流域九城,两年间,秦赵交战不断。前234年,桓𬺈的军队直取平阳。赵以扈辄为将救援平阳,与秦军大战。桓𬺈将十万赵军歼灭在平阳城外,击毙了赵军主将扈辄。第二年,桓𬺈再次出兵,连续占领宜安、平阳、武城三城,并再次破军杀将。两次大战令赵国损失了十余万兵马。桓𬺈创下的斩首赵军记录,在当时仅次于白起的长平四十五万。
中国统一,属于国家统一诉求的一种,构建统一的华人国家,实现大一统的主张。这里的中国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国,然而对于中国的范围、统一的方式等,在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则有不同的见解。中国统一始于秦灭六国,秦国用15年的时间先后消灭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田齐六国,结束中国自春秋时期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此后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也曾实现了中国统一。历史上中国政权的统一,多数是北方政权统一南方政权。
秦灭六国之战,指中国战国时期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山东、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从前236年攻打赵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5年的时间,先后消灭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田齐六国,结束中国自春秋时期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姓,是中文姓氏之一,也是上古八大姓之一,秦国国姓,今为罕见姓氏。
秦始皇,嬴姓姓,赵氏氏,名政,时称赵政,史书多作秦王政或始皇帝,祖籍秦国,生于赵国首都邯郸,是秦庄襄王及赵姬之子,商朝重臣恶来的第35世孙。出土《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三卷中称其为赵正。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引述《世本》称其为赵政。曹植《文帝诔》最早称始皇帝为嬴政,后世通称嬴政,亦被某些文学作品称为“祖龙”。他是战国末期秦国君主,十三岁即位,先后铲除嫪毐与吕不韦,并重用李斯、尉缭,三十九岁时秦灭六国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五十岁出巡时驾崩,在位三十七年。
荀子,名况,被尊称为荀卿,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代儒家学者和思想家,赵国人,曾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祭酒、楚国兰陵县令,到赵国、秦国游说诸侯,宣扬儒学和传授六经,批评子思、孟子等其他儒者及墨家、道家等其他学派,有韩非、李斯等弟子,著作后世编为《荀子》一书。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唐代窦州人,著名风水宗师,常被地理、堪舆学家视为祖师祭拜,尊称为杨公、杨府真人、杨救贫、杨太伯公、杨府真仙、救贫仙人等。另一位堪舆学家所奉之神为秦国的严君疾。
南阳郡,中国古郡名。秦国于前272年设置,辖境在今河南省、湖北省等地。其后辖境多有变化。唐朝乾元时,全国废郡改州,改为邓州。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人,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国和赵国;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后,接着率领平楚大军南下平定百越。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其曾孙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兼并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从数百减少到数十。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的诸侯国,分别为秦国、齐国、燕国、楚国、魏国、赵、韩国,合称为“战国七雄”。常与春秋五霸并称。七国中,韩、赵、魏为三家分晋后产生的诸侯。除战国七雄外,小国尚有宋国、卫国、东周国、中山国、鲁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惟中山国与他国互王,《战国策》载其国之策,宋国也在战国后期称王,有一定的实力。在这七雄之中,以秦中后期国力最强,齐国在战国中期崛起,并一度与秦国并列为东西二帝,韩最弱小,魏都大梁最壮观,赵国多名将,燕与中原来往甚少,楚国领土广阔。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前230年,秦灭韩,开启了统一六国的序幕。燕太子丹谋刺秦始皇失败导致身死国灭后,公元前221年,秦军围临淄灭齐,结束战国群雄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