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脖颈槽蛇 编辑
红脖颈槽蛇为游蛇科颈槽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野鸡项、红脖游蛇、扁脖子。分布于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锡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多生活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其生存的海拔上限为225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曾经被归为无害的蛇类,但又重新评估归类为有毒的危险蛇类。
4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泰国颈槽蛇,一种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西双版纳、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马来半岛等地区的爬行动物,隶属于水游蛇科颈槽蛇属。本种原被视为红脖颈槽蛇的一个亚种或指名亚种的同物异名,2021年研究人员根据由ND4与Cytb两个线粒体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红脖颈槽蛇这一种组分成A、B两个种群,其中A种群明显分成两支。模式产地印度尼西亚的种群与泰国、缅甸、越南、中国西双版纳的种群构成并系,因而将本种升级为种级。
北方颈槽蛇,一种分布于中国南方、越南北部、缅甸、印度东北部、不丹、孟加拉国及尼泊尔等地区,隶属于水游蛇科颈槽蛇属。本种原被视为红脖颈槽蛇的北方亚种,2021年研究人员基于外部形态比较、分子 系统关系重建和种群结构分析, 显示红脖颈槽蛇存在遗传分化较大的两个种群。尽管形态比较未发现该种存在显著地理分化, 基于分子数据分析结果,认为本种应该提升为种级。模式产地为中国云南省腾冲市。
拟红脖颈槽蛇,一种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岛地区的爬行动物,隶属于水游蛇科颈槽蛇属。本种原被视为红脖颈槽蛇的一个种群,2021年研究人员根据由ND4与Cytb两个线粒体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红脖颈槽蛇这一种组分成A、B两个种群,其中A种群明显分成两支。模式产地印度尼西亚的种群与泰国、缅甸、越南、中国西双版纳的种群构成并系,并与中国海南岛的种群构成复合系,因而认定海南种群为一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