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弗利克,是著名纳粹主义官员,曾任纳粹德国的内政部长。1945年德国二战投降后被盟军拘捕,1946年的纽伦堡审判中以战犯身份处绞。
保守革命,是由瑞士思想史家亚民·莫勒尔所提出来的至今极具争议的集合名词,用于指称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成长起来的意识形态潮流及这些潮流中的代表人物。总的来说,这些人有着十分强烈反自由主义、反民主与平等原则的意识形态思想。他们的右派保守主义与传统意义上德国中央党或者德意志民族人民党的保守主义概念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其思想也并没有体现在某一个政党纲领上。保守革命在历史科学上常常与纳粹主义联系在一起。
国家社会主义学会是台湾的一个新纳粹主义组织。该组织原为一纳粹爱好者创立的网站,于1997年创立。在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延毕女学生许娜绮加入后,开始扩大宣传,并于2002开始由数名执笔人以电子报专栏方式发行“国家社会主义双周刊”。2003年改组为“国家社会主义学会”,并组织“执行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构。该组织没有向中华民国内政部登记为政党。该组织声称,其宗旨为研究纳粹主义的优点,崇拜希特勒的福利国家模式;主张“纳粹”是德文“Nazi”的中文音译,其本义即是“国家社会主义”,以“国家至上”。2007年时,该组织网站登记成员有成员约1400人,核心成员约20多人,还有800人表示想加入。该组织表示对政局恶斗不满。
新纳粹主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寻求复兴和恢复纳粹主义意识形态的军事、社会和政治运动。新纳粹试图运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来促进仇恨和白人优越主义,攻击少数种族和民族,在某些情况下还试图建立一个法西斯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简称国社党,通称纳粹党,旧译南尖党,是20世纪前半叶的一个魏玛共和国极右翼政党,创立于魏玛共和国,前身为于1919年创立的德国工人党,于1920年更名。后由希特勒所领导。纳粹党在1932年的德国议会选举中获胜。希特勒也于1933年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执政后,威玛共和时代结束,德国进入希特勒独裁时代,通称纳粹德国或纳粹德国。1945年5月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及由同盟国占领后,以盟国管制理事会第2号法令将纳粹党解散。纳粹来自德文中的,为“纳粹主义”的简写。
弗里茨·斯特恩是一位德裔美国人历史学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主攻方向为德国历史、犹太人历史和史学史,关注于十九到二十世纪犹太人与德国人的关系以及二十世纪上半页纳粹主义的兴起。主要作品有《爱因斯坦恩怨史:德国科学的兴衰》、《我的五个德国:历史与回忆》、《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非自由主义的失败:论现代德国政治文化》等。
理查德·格吕克斯 是德国纳粹主义政治人物,党卫队官员,集中营屠夫。 格吕克斯于1939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党卫队经济与管理部下面任掌管集中营的长官,属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直接部下。他主导指挥集中营被囚者强迫劳动,指挥在被囚者身上人体试验,和最后在“最终解决方案”实施期间大肆杀害犹太人。德国投降后,他疑似用氰化钾自杀。
非纳粹化,是同盟国为了清除纳粹主义在德国的影响而执行的转型正义运动。
《我的奋斗》是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于1925年出版的一部自传,融合了其政治意识形态,在当时的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并成为日后德国纳粹党的思想纲领。这本书有“世界上最危险的书”之称。本书讲述了希特勒的生活经历及其世界观,最核心的思想为宣扬德奥合并及反犹太主义。在纳粹德国战败后,此书因宣扬纳粹主义思想而在不少国家的出版发行受到法律的约束。作为希特勒生前出版的唯一一本书,《我的奋斗》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当著名,其续篇《希特勒的第二本书》或《第二本书》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版的。
切斯奈基·久洛 是马扎尔人贵族、诗人、骑兵军官,曾担任克罗地亚国王托米斯拉夫二世的侍从官。他主张反法西斯主义,反对纳粹主义以及反犹太主义,并且参与拯救欧洲犹太人历史。苏联占领匈牙利后,久拉·切斯内基被指控是工人阶级的敌人。最终他与托米斯拉夫二世一同前往阿根廷,最终于巴西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