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摩衍那 编辑
《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另一部是《摩诃婆罗多》。作者是诗人蚁垤,或译跋弥,共分为七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拘萨罗国王子罗摩和他妻子悉多的故事。罗摩衍那和另一部更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对印度文学宗教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作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西游记》也受到它的影响。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1
相关
摩诃婆罗多》,乃古印度两大著名梵语文学史诗之一,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之间,与另一经典《罗摩衍那》齐名。
古典梵语诗歌一段可以分作“大诗”和“小诗”两大类。“大诗”指的是叙事诗,“小诗”指的是抒情诗。古典梵语叙事诗导源于两大史诗,特别是《罗摩衍那》;现存最早的古典梵语叙事诗是一二世纪佛教待人马鸣的《佛所行赞》和《美难陀传》。古典梵语叙孪诗的特点是题材大多取于两大史诗、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声容上一般部少不了关于爱情、战斗和风景的描绘,形式上霍重文彩,讲究修辞。印度传统特边梨陀婆的《罗诂世系》和《鸠摩罗出世》、婆罗维的《野人和阿周那》、摩伽的《童护伏诛记》和室利河奢的《尼套陀王传》视为5部主要的“大诗”。古典梵语抒情诗的按内容分有四种:颂扬神祇的赞颂诗、描写自然风光的风景诗、描写爱情生活的爱情待、表达人生哲理的格言诗。其是爱情诗情浓烈,比喻优美,占据优势地位。古典梵语抒情诗的主要代表作有迦梨陀娑的《云使》、伐致呵利《三百咏》、阿麾罗《百咏》、胜天《牧童歌》等。
安达曼人,分布于印度东南方的安达曼群岛上,语言为安达曼语系。安达曼人目前主要分为四个部落,分别为大安达曼人、加洛瓦人、翁奇人和桑提内尔人。居处制度采行两可制,婚姻实施交表婚及一夫一妻制,家庭内部实行双边继嗣。经济生产方式为打猎和采集。安达曼人相信泛灵信仰,主要的仪式包括成年礼及葬礼。“安达曼”的名称源自于印度阿利安人的猴子神“哈奴曼”。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安达曼群岛在过去被视为哈奴曼的土地,因此马来人将岛上的原住民称为Handuman,并演变为今日的安达曼。
噜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角色,为猴王须羯哩婆妻子。在书中第四卷《猴国篇》中,噜摩与须羯哩婆相爱并准备结婚,但是噜摩的父亲不同意两人的婚事。在神猴哈努曼的帮助下,将噜摩绑架过来,两人得以结婚。须羯哩婆与其兄长婆黎爆发冲突后,须羯哩婆被赶出都城,噜摩被婆黎扣留成为其妻子。此事成为罗摩帮助须羯哩婆杀死婆黎并登上猴王宝座的缘由。罗摩从暗地里出其不意用弓箭射中婆黎,使其落败。罗摩声称他杀死婆黎是为了惩罚他从须羯哩婆手中抢走噜摩的罪行,须羯哩婆与噜摩本是元配,婆黎为了一己私欲,而将她抢走。
哈奴曼,或译哈努曼、哈鲁曼,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与罗刹恶魔罗波那大战,解救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之妻悉多。哈努曼是风神伐由之子。
帕那空思阿瑜陀耶,又译作阿育他亚、艾尤塔雅,是泰国大城府的首府,坐落在昭披耶河谷。因《罗摩衍那》记载中的不落之城阿约提亚而得名。泰国华人称其为大城。
须羯哩婆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王。猴国原本由须羯哩婆的哥哥婆黎所统治,但婆黎在一次追杀妖怪期间,进入了山洞一整年都没有回来,于是须羯哩婆自行继承王位。婆黎后来回国,认为须羯哩婆背叛了自己,于是驱逐了须羯哩婆,两人更因误会大打出手,婆黎差点就杀了须羯哩婆,幸好罗摩出手相救,更射杀了婆黎。因此须羯哩婆派哈奴曼带领猴子大军协助罗摩攻打罗婆那,救回了悉多。
在印度教中,婆薮是因陀罗的从神,后来是毗湿奴的从神。根据《罗摩衍那》的说法,婆薮八神 是迦叶波和阿底提的孩子,在《摩诃婆罗多》中则是摩奴或生主梵天的儿子。他们代表五大大种和日月星。婆薮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光辉”或“财富赋予者”。他们是三十三天中的八位。
婆黎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原先的猴王。猴国原本婆黎所统治,但婆黎在一次追杀罗刹期间,进入了山洞一整年都没有回来,于是须羯哩婆自行继承王位。婆黎后来回国,认为须羯哩婆背叛了自己,于是驱逐了须羯哩婆,又强占了须羯哩婆的妻子,更与罗婆那结成同盟。而罗摩为了寻找妻子悉多,与须羯哩婆结成同盟,并协助须羯哩婆在树后暗中射杀了婆黎。
《摩诃婆罗多》,乃古印度两大著名梵语文学史诗之一,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之间,与另一经典《罗摩衍那》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