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拉斐尔是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17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和第9场飓风,对加勒比海东北部地区构成轻度破坏。系统源于10月12日圣克洛伊岛东南偏南方向约370公里海域的一股东风波,由于其风速已经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因此气象机构没有将之归类为热带低气压,而是直接升级成热带风暴并命名。受中等强度风切变的影响,气旋结构起初杂乱无章,但随着风切变减少,降雨和雷暴活动到10月14日时已有显著发展。次日清晨,风暴朝罗盘方位移动并增强成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美国东岸近海存在的冷锋令系统转向北上,到10月16日时又已转向东北,拉斐尔也在这时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150公里的最高强度。由于气旋接下来进入的海域大气环境渐趋稳定,海面温度也逐渐降低,飓风开始转变成温带气旋,并于次日下午完成转变。
热带风暴达利拉是2007年7月下旬在墨西哥西部引发洪灾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形成的第7个热带低气压和第4场获得命名的风暴。系统源于7月22日墨西哥西南方向较远处海域的东风波,起初因受东北向风切变影响而显杂乱无章,但经过发展还是在7月24日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达利拉”。接下来24小时里,气旋稳步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略有提升,于次日清晨达到最大持续风速95公里的最高强度。此后不久,达利拉于7月25日穿过索科罗岛。风暴迂回向罗盘方位方向前进,并因行经海域海面温度逐渐降低而缓慢减弱。7月27日,气旋降级成热带低气压,并在几小时后逐渐退化成残留低气压。
强烈热带气旋西纳是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期间在南太平洋发展形成的唯一一个获得命名的热带气旋。系统起初是瓦利斯岛以西南太平洋辐合区内的弱低气压,接下来3天里,系统向罗盘方位方向移动并在发展成热带气旋后获名“西纳”。此后几天系统进一步增强,并在蜿蜒朝斐济逼近的过程中发展出风眼。11月28日,西纳达到最高强度,然后在从斐济群岛上空经过期间逐渐减弱。11月29日,风暴从汤加的汤加塔布岛以北近海掠过,再于次日从纽埃以南约160公里海域和南库克群岛附近经过。此后气旋急剧减弱,于12月1日转变成温带气旋,最终于12月4日在纬度50°附近洋面被逐渐逼近的低压槽吸收。
热带风暴约瑟芬是2008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10场热带气旋。系统源于8月31日离开非洲西海岸的强劲东风波,经过快速组织,于9月2日在佛得角西南偏南方向约270公里海域发展成第十号热带低气压,并且很快就于当天中午时分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约瑟芬”。接下来几天时间里,气旋总体向罗盘方位方向移动,于9月3日清晨达到最大持续风速100公里的最高强度。部分受飓风艾克的外流影响,约瑟芬遭遇强烈的风切变,同时还因外界大气干燥而开始减弱。9月6日,风暴在风切变、干燥空气和行经海域水温渐低的三重不利影响下减弱成热带低气压,并且周围的对流还在不断消散,最终退化成残留低气压。9月10日,约瑟芬的残留在瓜德罗普以东约835公里洋面消散,但系统的残留湿气仍在圣克洛伊岛引发轻度洪灾。
1924年古巴飓风是有纪录以来正式确认存在的第一场五级大西洋飓风列表,于这年10月14日在加勒比地区西部形成,然后在向西北方向移动期间缓慢组织。到10月16日时,气旋已在尤卡坦半岛东部达到飓风强度,接下来的移动路线形成小规模逆时针环路。10月18日,风暴开始快速增强,估计在次日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270公里的最高强度,可在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达到五级标准。此后不久,飓风以最高强度袭击古巴最西端,成为有正式纪录以来吹袭该国的最强风暴。气旋大幅减弱,以风力时速150公里强度袭击佛罗里达州西南部人烟稀少的地区。飓风在穿越该州期间弱化成热带风暴,然后加速向罗盘方位移动,最终于10月23日被百慕大南部的冷锋吸收。
热带风暴厄尔是2004年8月中旬对向风群岛构成轻度破坏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2004年大西洋飓风季第6个获得命名的风暴。系统源于8月13日中心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以东较远处海域的东风波,系统在向罗盘方位方向移动期间逐渐组织,成为热带低气压约1天后就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厄尔”。气旋逼近向风群岛并继续缓慢强化,于8月15日达到最大持续风速85公里的最高强度。但就在这天下午,厄尔出人意料地退化成东风波,气象机构估计这是因风暴前进速度过快导致。气旋残留继续穿越加勒比海,最终于8月23日在东太平洋发展成2004年太平洋飓风季。
飓风卡罗尔是有纪录以来对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构成影响最恶劣的热带气旋之一,源于1954年8月25日巴哈马附近的一股东风波,然后在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缓慢增强。8月27日,系统风速一度达到每小时165公里,但又在转朝西北方向移动后减弱。一个强烈的低压槽令飓风转向东北,卡罗尔随后增强成大型飓风。气旋沿中大西洋各州和美国东南部沿岸平行移动,产生的狂风和汹涌海浪导致北卡罗莱纳州、弗吉尼亚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特拉华州和新泽西州出现轻度沿海洪灾,还有许多房屋受到轻度破坏。风暴加速向罗盘方位前进,于8月31日以接近最高强度登陆纽约长岛和康涅狄格州。次日清晨,卡罗尔在新罕布什尔州上空转变成温带气旋。
飓风乔治的气象历史从1998年9月15日开始,同年10月1日结束,一共持续了17天。飓风乔治源于1998年9月中旬离开非洲海岸的一股东风波,系统向西移动,于两天后催生出低气压并很快强化成热带气旋。9月16日,低气压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乔治”,并且次日就达到飓风强度。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风暴中发展出风眼,周围有持续存在的深层大气对流围绕。飓风向罗盘方位方向移动,在此期间因强烈的外流和温暖的海面温度而继续强化,于9月20日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250公里的最高强度,仅略低于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飓风标准,气压也降至937巴。
热带风暴安娜是有纪录以来北大西洋在4月份出现的第一个热带气旋,并且截至2014年仍然是唯一一个。作为2003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首场风暴,安娜的形成还标志着自1851年开始有可靠气象记录以来大西洋飓风季第5早的开局。系统源于4月20日百慕大以西一股非热带低气压发展成的亚热带气旋,形成后向罗盘方位方向移动并逐渐组织,于4月21日转变成热带气旋并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95公里的最高强度。安娜转向东北偏东,由于风切变和稳步逼近冷锋的影响而逐渐减弱,于4月24日转变成温带气旋。
飓风艾米莉是活跃程度创下新纪录的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一场五级大西洋飓风列表,对加勒比海到墨西哥之间的广大地区构成严重破坏。风暴于2005年7月10日在大西洋中部形成,属佛得角型飓风,于7月14日穿越向风群岛。系统总体向罗盘方位方向移动,在经过加勒比海期间逐渐强化,于7月16日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飓风标准,创下自然年中形成日期最早的五级飓风纪录。气旋随后以四级强度登陆尤卡坦半岛,迅速穿越该半岛后又进入墨西哥湾重新组织。7月20日,风暴以大型飓风强度吹袭塔毛利帕斯州,然后迅速减弱,不到24小时后便已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