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 编辑
耶稣,正教会译为伊伊稣斯,唐朝景教译为移鼠或翳数,也被称为“拿撒勒的耶稣”或“耶稣基督”,是公元1世纪犹太人传教士和宗教领袖,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的中心人物。
2
相关
基督教艺术是以基督教思想、《圣经》记载、历史或传说中人物为题材所衍生的相关艺术创作。在宗教艺术领域上,艺术家藉视觉、音乐、小说与戏剧等媒介将创意表达出来。基督教艺术几乎出现在所有基督教团体中,企图说明、补充和塑造不同的基督教原则。主题基本是耶稣基督事迹或圣经旧约记载;描述圣人的则常见于圣公会、罗马天主教和东方正教中。
南亚路德会沐恩中学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大元邨的一所band1C-1B英文中学。于1983年由南亚路德会创立。校名中“沐恩”的意思是“沐浴在主的恩典中”,英文校名中的“Immanuel”是圣经中的先知以赛亚及圣徒马太等对耶稣基督的别称,“Lutheran”就是路德教会的英文名称。前称沐恩中学,成立法团校董会后,把办学机构南亚路德会及其英文简称SALEM加入学校注册名称。
福音派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新兴派别,而非一个教派,其与自由主义神学、基督教基要主义等相区别,常被视为自由派和基要派两个基督教派之间的第三立场。源自希腊语“”,原文意思就是“好消息”,无基督教派系之意。福音派强调基督徒个人跟耶稣基督之关系,并把社区和信仰连结。有别于其他基督教主流教派,其主要特征是直接通过传播基督来到的福音及传递基督的信息,达成耶稣教义的传播。
基督教是信仰耶稣基督为神之子与救世主的一神教。起源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以耶稣所传扬福音及其事迹节录为《新约圣经》,并合并犹太教圣经为《旧约圣经》,整合成《圣经》做为其宗教经典,其中以《新约圣经》为信徒的生活及行为指引,信徒称为基督徒,基督徒组成的团体则称为教会或基督教会。现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视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为天主教、正教会、新教等三大基督教派系,但因历史发展的缘故,汉语所称的“基督教”常专指基督新教,基督教整体则又另以“基督宗教”或“基督信仰”称之,而本文所指的基督教为“基督宗教”。
基督的童年》,作品号25,是法国作曲家埃克托·柏辽兹基于耶稣基督童年时,随家人走避埃及的经历写成的合唱曲,并由作曲家自己负责作词。该曲主要创作于1853至1854年间。而全曲还包含了此前在1850年开始创作的《入埃及记》的合唱曲。全曲于1855年12月10日首演于巴黎海兹音乐厅,由柏辽兹亲自指挥巴黎喜歌剧院的团员演出。
玛拉基书是圣经全书第39本,作者是玛拉基先知。这本书属于十二先知书,也是圣经的旧约圣经最后一本书。在本书里有很多预言跟耶稣基督有关联。这些预言在400多年后得到应验。
主题:耶和华对利未子孙和雅各子孙的对付。
基督普世君王节,又译为圣王基督节、耶稣君王节等 是天主教和部分圣公宗以及信义宗会庆祝的礼仪和节日,为纪念耶稣基督即将道成肉身、降世为王而设立。
全然败坏,是奥古斯丁与克尔文等,由圣经归纳后所形成的神学教义,认为自亚当堕落之后,人类死在罪恶过犯当中,完全没有能力选择跟随神,没有能力接受耶稣基督为他的救主和主人。
灵薄狱,解作“地狱的边缘”,是关于那些死后生命于原罪而没有被分配到地狱的人的来世状况的观点。根据一些罗马天主教神学家解释,灵薄狱是用来安置耶稣基督出生前逝去的好人和耶稣基督出生后从未接触过福音之逝者。另外,灵薄狱安置了未受洗礼而夭折的婴儿灵魂。
阿里乌教派,又译亚流派,即阿里乌主义,是4世纪亚历山大港正教会的包加里教区长老阿里乌及其支持者的基督徒派别,故称阿里乌派。认为《圣经》说明耶稣基督次于天父,基督是介于神与人之间的半神。阿里乌派拒绝使用“同本体论”这个词语去描述基督与父神的关系,而是采用“本体相异”来描述。其教导在不同的大公会议中都斥之为异端。另外亚流也反对教会占有大量财产。